偈颂三十首 其三○

出家无易事,了道亦非难。 各自要努力,如人担上山。 累劫负偿命,此生莫等闲。 遇时若不顺,展转落雠关。 佛与人方便,度人及登山。 布身而填险,为众代艰难。 荷担如来者,莫道不当番。 汝逆和尚顺,明朝报愈艰。 汝见有福者,拥从物如山。 在处皆如是,因修得世间。 若争人我相,不如快下山。 若酬自己债,岂用学烧丹。 相逢无别有,动不是风幡。 前后都还却,独坐大雄山。

译文:

出家修行并非易事,但要悟道也并非难事。每个人都要努力奋进,就如同有人挑着重担往山上攀登。 累世所欠下的因果债,在这一世可不能轻易对待。要是遇到不顺的时机,就会辗转陷入冤仇的困境。 佛会给人提供方便,度化众人就如同帮助人登山一样。佛会舍弃自身去填平险难,为大众承担艰难。 那些能担负起弘扬佛法责任的人,可别说自己轮不到这份责任。要是你们行事乖逆而和尚顺应佛法,那以后的果报会更加艰难。 你们看那些有福之人,前呼后拥,财物堆积如山。无论在哪里都是如此,这是因为他们前世修行才获得了世间的福报。 要是还在计较人我之间的分别,那还不如赶快下山。要是想偿还自己的业债,哪里用得着去学什么烧丹炼药之术。 大家相逢也没别的要说,动的并非是风也不是幡(意为要从内心去领悟本质)。把前后的是非恩怨都放下,独自安坐在这大雄山上潜心修行。
关于作者
宋代释印肃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发,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为三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