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却本来面目,个个日南长至。 先祖时节苦临,处处笙歌乐醉。 也参禅,亦详义,也贫穷,亦富贵。 蒙头塞耳有谁知,大地茫茫没巴鼻。 智悲同运,野店横溪。 头头物物,实理希奇。 悟本谁悟,迷是谁迷。 家家观世音,户户礼牟尼。 亨老总不知,都料斫木底。 不因这三门,如何在这里。 老师本无节,世间如梦寐。 我今梦中说,说者觉如义。 若有未觉者,好盖令饱睡。 等待睡惺时,自己难回避。 恐彼少盐醋,米面并豆豉。 我击木童儿,汝定知来意。 每人与一饱,大家要了利。 冬日莫更歇,腊尽相将至。 如人各上山,努力争先势。 时节莫瞒心,早归欢喜地。 坚个弥勒楼,露出真慈氏。 了知生死即涅槃,自性如空包天地。 试问空空空不知,不知知处法不二。
偈颂三十首 其一七
译文:
这首偈颂是充满禅意的作品,以下是较为通俗的现代汉语翻译:
人们都迷失了自己原本纯真的面目,就好像每个人都身处一年中白昼最短、黑夜最长(日南长至即冬至)的困境却不自知。祖先们面临艰难时节的时候,如今这世间却处处是笙歌燕舞、沉醉享乐的景象。
有人去参禅悟道,也有人去详细探究义理;有人生活贫穷,也有人享受富贵。那些蒙着头、塞着耳朵自我封闭的人,有谁能真正了解他们的内心呢?这世间茫茫一片,事情仿佛都没有头绪和依据。
智慧和慈悲一同运转,就像野外小店横跨溪水,自然而又和谐。每一样事物,其中蕴含的真实道理都十分奇妙。究竟是谁领悟了根本的道理,又是谁陷入了迷惑之中呢?
每家每户都供奉着观世音菩萨,每个人都礼拜着释迦牟尼佛。但那些所谓的高僧大德可能根本不明白其中真谛,就像那些砍木头的工匠只知其形不知其神。如果不是因为这三道门(象征某种机缘或条件),又怎么会来到这里呢?
真正的老师心中本没有所谓的时节分别,世间的一切就如同一场梦。我现在在这如梦的世间讲述这些道理,讲述的人若能觉悟也就明白了其中真义。
如果有人还没有觉悟,那就让他们好好地睡一觉吧。等到他们睡醒的时候,自己所面临的真相就难以回避了。
我担心他们的生活缺乏滋味,就像饭菜少了盐醋、米面和豆豉一样。我敲击木梆召唤童子,你们一定能明白我的心意。
我要让每个人都能得到满足,大家都能了却烦恼获得利益。冬天不要停歇懈怠,腊月过去春天就会到来。
这就如同人们各自上山,都要努力争先向上。时节不会欺骗人心,早点回归那令人欢喜的境界。
坚定地构建起弥勒楼阁般的心境,展现出真正慈悲的佛性。要明白生死的本质就是涅槃,我们的自性如同虚空一样能包容天地。
试着问问这虚空,它似乎什么都不知道,但在这看似不知之处,佛法却是没有分别的。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