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山国清塘

烛龙醉倒不开眼,遮空万里云张繖。 小舟塘外日溶溶,渔歌忽断荷花风。 倚岩僧舍扃深户,我来跋涉拳肩股。 喘停更促短筇上,怪石周遭卧万鼓。 况是秋风到此山,惟有孤鸿时往还。 劳劳百年共缠缚,不似青山长自闲。 古人古人嗟已远,长歌商颂归来晚。

译文:

那掌管昼夜的烛龙像是喝醉了酒,双眼紧闭不愿睁开,万里长空被浓密的云层遮蔽,就像撑开了巨大的伞盖。 在国清塘外,一叶小舟在温暖的阳光中悠悠飘荡。突然,渔夫欢快的歌声被一阵荷香微风吹断。 那依傍着山岩的僧舍,门户紧紧地关闭着。我一路长途跋涉而来,累得双肩和双腿都蜷缩起来,喘着粗气。等喘息稍停,我又拄着短竹杖奋力向上攀登。四周奇形怪状的石头,犹如无数巨大的鼓卧在那里。 更何况此时秋风已经吹到了这座山上,只有孤独的大雁偶尔在空中飞来飞去。 人们一生都在忙碌,被各种烦恼和事务纠缠束缚,哪比得上这青山,长久地自在悠闲。 古代那些令人敬仰的贤士啊,已经离我们非常遥远了。我放声高唱着《商颂》,在暮色中踏上了归程。
关于作者
宋代林光朝

林光朝(一一一四~一一七八),字谦之,号艾轩,兴化军莆田(今属福建)人。曾再试礼部不第,往从尹焞游。通六经百氏,从学者数百人,伊洛之学倡于东南自光朝始。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及进士第,调袁州司户参军,知永福县。召试馆职。乾道五年(一一六九)为秘书省正字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历著作佐郎、著作郎、国子司业兼太子侍读。九年,出为广南西路提点刑狱。淳熙元年(一一七四),改广南东路。二年,因督捕茶寇有劳,召拜国子祭酒兼太子左谕德。四年,为孝宗讲解《中庸》称善,除中书舍人。因封还谢廓然迁殿中侍御史词头,出知婺州,引疾奉祠。五年卒,年六十五。有《艾轩集》二十卷(本集宋刘克庄序),已佚。明正德十六年郑岳据传录本选刊为十卷。事见《周文忠集》卷六三《林公神道碑》,《宋史》卷四三三有传。 林光朝诗,以明郑岳刊《艾轩集》(藏北京图书馆,其中诗一卷)为底本。参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