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严装似燕居,为怜消渴到相如。 病多得艾三年远,歌杂成琴十日余。 绿野忽传春草句,白头还对朵云书。 若为追逐园林胜,百转愁肠亦少舒。
枕疾逾旬蒙丞相访问仍辱宠示名篇辄搜枯肠次严韵以塞来使
译文:
我卧病在床已经超过十天了,承蒙丞相前来探望,还承蒙他赐给我优美的诗篇。我这才绞尽脑汁依照他的诗韵写下这首诗,权且应付这来使。
丞相您平日里端庄严整却又有闲居时的自在风度,您因为怜惜我这像司马相如一样患消渴病(糖尿病)的人,特意前来探访。
我这病拖了好久,就像要找三年以上的陈艾来治病那么难痊愈。我在病中也试着像师襄学琴那样,反复琢磨了十多日,却还是没什么成果。
忽然间,我收到了您如谢灵运“池塘生春草”般美妙的诗句,就像那充满生机的春讯传入了我这病榻。我这白发苍苍的老人,此刻正对着您那如彩云般华美的书信。
要是能追随您一同去欣赏园林中的美景,我这百转千回的愁肠或许也能稍微舒展一些啊。
关于作者
宋代 • 林光朝
林光朝(一一一四~一一七八),字谦之,号艾轩,兴化军莆田(今属福建)人。曾再试礼部不第,往从尹焞游。通六经百氏,从学者数百人,伊洛之学倡于东南自光朝始。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及进士第,调袁州司户参军,知永福县。召试馆职。乾道五年(一一六九)为秘书省正字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历著作佐郎、著作郎、国子司业兼太子侍读。九年,出为广南西路提点刑狱。淳熙元年(一一七四),改广南东路。二年,因督捕茶寇有劳,召拜国子祭酒兼太子左谕德。四年,为孝宗讲解《中庸》称善,除中书舍人。因封还谢廓然迁殿中侍御史词头,出知婺州,引疾奉祠。五年卒,年六十五。有《艾轩集》二十卷(本集宋刘克庄序),已佚。明正德十六年郑岳据传录本选刊为十卷。事见《周文忠集》卷六三《林公神道碑》,《宋史》卷四三三有传。 林光朝诗,以明郑岳刊《艾轩集》(藏北京图书馆,其中诗一卷)为底本。参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