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律随豳雅,旋杓建戌方。 前星迎霁色,重日丽晨光。 笙管青霞外,宫庭碧玉傍。 本支周道盛,羽翼汉图昌。 左右人皆正,刑名学未遑。 编年听司马,说礼付高堂。 天乐来三殿,人心系八荒。 黄华秋更媚,皓月闰偏长。 清赏新奎壁,承华旧典章。 维熊千岁祝,英略似君王。
东宫生日六首 乙未
译文:
这首诗是为东宫生日所作的贺诗,以下是大致的现代汉语翻译:
顺应音律如同《豳风》雅乐般和谐,北斗星的斗柄指向戌方,标志着特定时节的到来。
象征太子的前星迎来晴朗的天色,如同重日般光辉灿烂,映照在清晨的阳光里。
笙管演奏的美妙音乐仿佛从青霞之外传来,在那如碧玉般美好的宫廷旁萦绕。
皇室本支如同周朝的国势一般兴盛,辅佐太子的力量就像汉朝时那般昌隆。
太子身边的侍从臣子都是正直之人,那些刑名之学根本无暇去顾及。
编写编年历史就交给像司马光那样的贤才,讲解礼仪之事则托付给学识渊博的师长。
宫廷中传来三殿的美妙天乐,天下百姓的心思都系在太子身上。
秋天的黄菊更加妩媚动人,恰逢闰月使得皓月当空的时间格外漫长。
可以尽情欣赏新出现的奎星和壁星的祥瑞之象,太子东宫也遵循着往昔的典章制度。
祝愿太子如同梦中的熊罴一样长寿,他的英明谋略好似君王一般。
关于作者
宋代 • 林光朝
林光朝(一一一四~一一七八),字谦之,号艾轩,兴化军莆田(今属福建)人。曾再试礼部不第,往从尹焞游。通六经百氏,从学者数百人,伊洛之学倡于东南自光朝始。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及进士第,调袁州司户参军,知永福县。召试馆职。乾道五年(一一六九)为秘书省正字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历著作佐郎、著作郎、国子司业兼太子侍读。九年,出为广南西路提点刑狱。淳熙元年(一一七四),改广南东路。二年,因督捕茶寇有劳,召拜国子祭酒兼太子左谕德。四年,为孝宗讲解《中庸》称善,除中书舍人。因封还谢廓然迁殿中侍御史词头,出知婺州,引疾奉祠。五年卒,年六十五。有《艾轩集》二十卷(本集宋刘克庄序),已佚。明正德十六年郑岳据传录本选刊为十卷。事见《周文忠集》卷六三《林公神道碑》,《宋史》卷四三三有传。 林光朝诗,以明郑岳刊《艾轩集》(藏北京图书馆,其中诗一卷)为底本。参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