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掌秋容媚,铜楼晓色迟。 猗兰成汉殿,苞竹入周诗。 鼎卜卿云合,郊禖彩仗移。 隆兴乾道日,建武永平时。 詹事开新府,长秋缀旧仪。 礼经犹下问,易道本生知。 世子家为法,文王我所师。 诞弥重海润,清赏一天慈。 九月黄金蕊,千龄白玉巵。 遥闻三殿喜,高颂走天涯。
东宫生日六首 甲午
译文:
这首诗是为东宫(太子)生日所作的贺诗,以下是较为通顺的现代汉语翻译:
秋日里,仙人承露盘旁的景色妩媚动人,铜雀楼的清晨天色迟迟未亮。
汉宫中曾有《猗兰操》的故事流传,周朝的诗歌里也记载着如苞竹般美好的寓意。
占卜显示国运昌盛,祥云汇聚,郊外祭祀求子的彩仗缓缓移动。
如今的时代就如同南宋隆兴、乾道年间那般繁荣,好似东汉建武、永平时期的太平盛世。
太子詹事府新府开启,皇后宫中延续着旧日的礼仪。
太子对礼经之事还能虚心下问,对《易》道更是生来就有悟性。
太子以家族为典范树立准则,尊奉周文王为自己学习的榜样。
太子诞生如同大海润泽万物,他的高雅情趣尽显皇家的慈爱。
九月里,金黄的菊花绽放,祝愿太子能有千年的寿命,常持白玉酒杯尽享美好。
远远听闻皇宫中三殿都充满喜悦,我高声颂赞这喜庆,此贺声将传至天涯海角。
关于作者
宋代 • 林光朝
林光朝(一一一四~一一七八),字谦之,号艾轩,兴化军莆田(今属福建)人。曾再试礼部不第,往从尹焞游。通六经百氏,从学者数百人,伊洛之学倡于东南自光朝始。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及进士第,调袁州司户参军,知永福县。召试馆职。乾道五年(一一六九)为秘书省正字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历著作佐郎、著作郎、国子司业兼太子侍读。九年,出为广南西路提点刑狱。淳熙元年(一一七四),改广南东路。二年,因督捕茶寇有劳,召拜国子祭酒兼太子左谕德。四年,为孝宗讲解《中庸》称善,除中书舍人。因封还谢廓然迁殿中侍御史词头,出知婺州,引疾奉祠。五年卒,年六十五。有《艾轩集》二十卷(本集宋刘克庄序),已佚。明正德十六年郑岳据传录本选刊为十卷。事见《周文忠集》卷六三《林公神道碑》,《宋史》卷四三三有传。 林光朝诗,以明郑岳刊《艾轩集》(藏北京图书馆,其中诗一卷)为底本。参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