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阙云为堞,东明玉作宫。 猗兰迎晓日,仙掌倚晴空。 笙律随鸣凤,朝仪趁彩虹。 黄麾初入仗,青桂自成丛。 冠屦分前后,图书考异同。 商盘如目击,羲画自心通。 慈燕来三殿,驩谣在九功。 长秋传夜饮,京兆报年丰。 奕奕还嘉祐,绵绵想建隆。 庶僚何所祝,再拜续维熊。
东宫生日六首 壬辰
译文:
这首诗是为东宫(太子)生日所作的贺诗,下面是翻译成相对直白的现代汉语:
在皇宫北面,云朵好似城墙上的女墙一般环绕;东宫之中,宫殿如同美玉打造般华美。
那散发着香气的猗兰宫迎着清晨的朝阳,仙人承露盘高高地矗立在晴朗的天空之下。
笙箫奏出的音律如同凤凰鸣叫般悦耳动听,朝拜的仪式就像绚丽的彩虹一样壮观。
黄麾仪仗开始有序入场,庭院里的青桂早已自然地长成了一丛丛。
大臣们按照官职高低,在朝堂上前后有序地站立;他们还一起考证典籍图书中的异同之处。
就像亲眼目睹了商朝的铜盘一样熟悉历史典故,对伏羲所画的八卦也能心领神会。
慈祥的太后如同燕子般来到三殿,欢快的歌谣赞颂着太子的诸多功绩。
长秋宫传来夜间宴饮的消息,京兆地区上报了丰收的年景。
如今的繁荣就像嘉祐年间一样光彩照人,绵延的福泽让人想起建隆年间的盛世开端。
众多官员们还能有什么别的祝愿呢,只能恭敬地拜上两拜,祝愿太子能够延续家族的荣耀,肩负起国家的重任。
关于作者
宋代 • 林光朝
林光朝(一一一四~一一七八),字谦之,号艾轩,兴化军莆田(今属福建)人。曾再试礼部不第,往从尹焞游。通六经百氏,从学者数百人,伊洛之学倡于东南自光朝始。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及进士第,调袁州司户参军,知永福县。召试馆职。乾道五年(一一六九)为秘书省正字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历著作佐郎、著作郎、国子司业兼太子侍读。九年,出为广南西路提点刑狱。淳熙元年(一一七四),改广南东路。二年,因督捕茶寇有劳,召拜国子祭酒兼太子左谕德。四年,为孝宗讲解《中庸》称善,除中书舍人。因封还谢廓然迁殿中侍御史词头,出知婺州,引疾奉祠。五年卒,年六十五。有《艾轩集》二十卷(本集宋刘克庄序),已佚。明正德十六年郑岳据传录本选刊为十卷。事见《周文忠集》卷六三《林公神道碑》,《宋史》卷四三三有传。 林光朝诗,以明郑岳刊《艾轩集》(藏北京图书馆,其中诗一卷)为底本。参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