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篱短短花枝阑,鸠妇不鸣天雨寒。 鸠妇离家三百日,亦有姊妹依故山。 黄粮不肯啄,欲去羽衣残。 主人一见一怜汝,抱取东家竹鸡来戏聚。 孤村落日不相识,各各哀鸣求其主。 两鸟勿惊遽,低头听我语。 鸠妇入我家,必杀入我口。 床头瓶罂无余粒,养汝一到十日后。 东堂数竹夹新蹊,儿童牢落惟爱一竹鸡。 堂心有眢井,饥则哺其泥。 主人缘窗安浄几,丹碧相依安用此竹鸡。 竹鸡慎勿傍人飞,我屋三间沉白蚁。
乞竹鸡
译文:
稀疏的篱笆矮矮地围着,花枝杂乱地交错着。斑鸠妈妈不再啼叫,天空中寒雨纷纷。斑鸠妈妈离开家已经三百天了,它还有些姊妹依旧守着那座旧山。
这斑鸠妈妈连黄粮都不肯去啄食,想要飞走可羽毛又残缺不全。主人一见到它就心生怜悯,便从东边邻居家抱来一只竹鸡,想让它们聚在一起玩耍。
这两只鸟在这孤村落日的环境里,彼此都不认识,各自哀伤地鸣叫着,呼唤着自己原来的主人。
两只鸟儿啊,别惊慌害怕,低下头来听听我的话。斑鸠妈妈要是进了我家,那必定会被我杀了吃掉。我床头的瓶瓶罐罐里已经没有多余的粮食了,只能养你们到十天之后。
东堂那边有几棵竹子夹着一条新的小路,孩子们没什么玩伴,只喜爱这只竹鸡。堂屋中间有一口枯井,饿了你们就去啄食井里的泥。
主人沿着窗户安置了干净的书桌,桌上的书画色彩斑斓,哪还用得着这竹鸡呢。竹鸡啊,千万小心,别往人身边飞,我这三间屋子都快被白蚁蛀空啦。
关于作者
宋代 • 林光朝
林光朝(一一一四~一一七八),字谦之,号艾轩,兴化军莆田(今属福建)人。曾再试礼部不第,往从尹焞游。通六经百氏,从学者数百人,伊洛之学倡于东南自光朝始。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及进士第,调袁州司户参军,知永福县。召试馆职。乾道五年(一一六九)为秘书省正字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历著作佐郎、著作郎、国子司业兼太子侍读。九年,出为广南西路提点刑狱。淳熙元年(一一七四),改广南东路。二年,因督捕茶寇有劳,召拜国子祭酒兼太子左谕德。四年,为孝宗讲解《中庸》称善,除中书舍人。因封还谢廓然迁殿中侍御史词头,出知婺州,引疾奉祠。五年卒,年六十五。有《艾轩集》二十卷(本集宋刘克庄序),已佚。明正德十六年郑岳据传录本选刊为十卷。事见《周文忠集》卷六三《林公神道碑》,《宋史》卷四三三有传。 林光朝诗,以明郑岳刊《艾轩集》(藏北京图书馆,其中诗一卷)为底本。参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