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钱学士见谢新栽竹

碧池深院𣃁莓苔,鼓吹山前共得来。 高节最宜和雪看,虚心莫把夹桃栽。 肤清似玉休移石,骨瘦成龙不待雷。 若使菁莪逢此地,也应同喜育良材。

译文:

在那碧绿的池塘和幽深的庭院里,我刨开长满青苔的地面,这些竹子可是从鼓吹山前一同移栽过来的。 竹子那高洁的气节,最适合在有雪的日子里观赏,当白雪覆盖在翠绿的竹叶上,更显得它的品格超凡脱俗。种植竹子的时候,可要让它保持那份虚心的特质,千万不要把它和夹竹桃种在一起,以免影响了它的纯净。 竹子的外皮就像美玉一样清润,所以在它周围就不用再搬来石头装点了,因为它自身的美就已足够。它的枝干虽然看似清瘦,却蕴含着强大的生命力,无需春雷的催促,就好像能自己幻化成腾飞的蛟龙。 如果那些像《菁莪》诗中所描绘的培育人才的人来到这里,看到这些竹子,也一定会和我一样,为能培育出这样的良材而感到欣喜。
关于作者
宋代余靖

余靖(一○○○~一○六四),字安道,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人。仁宗天圣二年(一○二四)进士。初为赣县尉,累擢集贤校理。景祐三年(一○三六)以上疏论范仲淹谪官事,贬监筠州酒税。迁知英州。庆历间为右正言。三使契丹,以作蕃语诗出知吉州。皇祐四年(一○五二),知潭州,改桂州。后加集贤院学士。嘉祐六年(一○六一),知广州。官至工部尚书。英宗治平元年卒,年六十五。谥襄。有《武溪集》二十卷。事见《欧阳文忠公集》卷二三《余襄公神道碑铭》,《宋史》卷三二○有传。 余靖诗二卷,以明成化九年苏韡等刻《武溪集》为底本(藏北京图书馆),参校明嘉靖四十五年刘稳刻本(简称刘本,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辑得的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