阊阖西风高,振锡吴门去。 三江碧浸天,惟持一杯渡。 败叶梧桐秋,云中永嘉树。 借问何言归,亲齿桑榆暮。 再怀生育仁,聊为馨洁具。 聆师金石词,郑重加钦慕。 陆梁原上兽,群居先识母。 嗷嗷林中乌,歛翼受子哺。 云何蚩蚩辈,胜衣复能语。 口腹徒自丰,骨肉如行路。 师本谈空人,浮云无去住。 未出轮回身,归心应有悟。 临岐索赠言,愧乏雕章句。 愿达采诗官,当令不孝惧。
送希昱上人永嘉觐亲
译文:
在宫城西边秋风正劲的时候,你手持锡杖前往吴门。
那三江的碧水仿佛浸满了天空,你只带着简单的行囊就要渡江而去。
秋天里,梧桐叶纷纷飘落,在云雾之中能看到永嘉的树木。
我问你为何要回去,你说父母已到了暮年。
你再次心怀父母生育的恩情,想要好好地尽一尽孝心。
聆听你那如金石般掷地有声的话语,我对你越发敬重仰慕。
原野上那些凶猛的野兽,群居时都能先认出自己的母亲;
林中嗷嗷鸣叫的乌鸦,老了之后会收起翅膀接受子女的喂养。
可为什么那些愚昧无知的人,长大了能穿衣能说话,
却只知道让自己吃得饱饱的,对待自己的骨肉亲人却如同路人一般。
你本是参透空门之人,像浮云一样没有固定的去留。
虽然还未脱离轮回之身,但你这归乡之心应该是有所感悟的。
你在岔路口向我索要赠言,我惭愧自己没有华丽的辞章。
只希望我的这番话能传到采诗官那里,让那些不孝之人感到害怕。
关于作者
宋代 • 余靖
余靖(一○○○~一○六四),字安道,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人。仁宗天圣二年(一○二四)进士。初为赣县尉,累擢集贤校理。景祐三年(一○三六)以上疏论范仲淹谪官事,贬监筠州酒税。迁知英州。庆历间为右正言。三使契丹,以作蕃语诗出知吉州。皇祐四年(一○五二),知潭州,改桂州。后加集贤院学士。嘉祐六年(一○六一),知广州。官至工部尚书。英宗治平元年卒,年六十五。谥襄。有《武溪集》二十卷。事见《欧阳文忠公集》卷二三《余襄公神道碑铭》,《宋史》卷三二○有传。 余靖诗二卷,以明成化九年苏韡等刻《武溪集》为底本(藏北京图书馆),参校明嘉靖四十五年刘稳刻本(简称刘本,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辑得的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