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车千秋传

汉武好迂诞,江充专险贼。 引对大台宫,君臣自相得。 世乱谗人胜,奸谋多造饰。 元良天下本,掘蛊遭荧惑。 春坊一动摇,前星冷无色。 恐为扶苏诛,掘节储君侧。 屈牦亡庙谋,转战同昏蚀。 臣心无以明,野死不容息。 千秋初奏疏,翩翩举其直。 一言能悟主,破怒成凄恻。 归来及望思,层台起东域。 徒步取卿相,分茅非旧德。 因思壶关老,先此陈奇策。 嘉言若时用,生归当有益。 徙薪不蒙赏,焦头为上客。 汉道用人轻,取笑羞夷狄。

译文:

汉武帝喜好荒诞不经之事,江充是个阴险狡诈的小人。 江充被引荐到宫廷中与汉武帝应对,君臣二人竟彼此十分投合。 世道混乱时,爱进谗言的人往往得势,他们的奸谋多是精心编造粉饰的。 太子本是天下的根基,却因“掘蛊”之事被迷惑。 太子之位一旦动摇,就像象征太子的前星黯淡无光。 太子害怕落得像扶苏那样被诛杀的下场,便在自己身边据守抵抗。 他失去了宗庙的谋划,如同在昏暗的蚀日中辗转作战。 太子的心意无法得到明辨,含冤死在野外也难以平息心中的愤懑。 车千秋起初上奏疏,言辞直率而洒脱。 他一句话就能让君主醒悟,消解了汉武帝的怒气,使之转为悲戚。 汉武帝后来建“归来望思之台”,在东边的地域高高筑起。 车千秋从一介平民摇身成为卿相,获得封土却并非凭借旧日的功德。 由此我想起壶关三老令狐茂,在此之前就献上了奇特的计策。 他那些好的建言如果能及时被采用,太子或许能活着归来,这是很有益处的。 可就像有人提出把柴草移开避免火灾却不被奖赏,而被火烧伤的人反倒成了上宾。 汉朝用人轻率随意,这真让周边的夷狄之人笑话,实在令人羞愧啊。
关于作者
宋代余靖

余靖(一○○○~一○六四),字安道,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人。仁宗天圣二年(一○二四)进士。初为赣县尉,累擢集贤校理。景祐三年(一○三六)以上疏论范仲淹谪官事,贬监筠州酒税。迁知英州。庆历间为右正言。三使契丹,以作蕃语诗出知吉州。皇祐四年(一○五二),知潭州,改桂州。后加集贤院学士。嘉祐六年(一○六一),知广州。官至工部尚书。英宗治平元年卒,年六十五。谥襄。有《武溪集》二十卷。事见《欧阳文忠公集》卷二三《余襄公神道碑铭》,《宋史》卷三二○有传。 余靖诗二卷,以明成化九年苏韡等刻《武溪集》为底本(藏北京图书馆),参校明嘉靖四十五年刘稳刻本(简称刘本,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辑得的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