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大孤山

有形天地分,设险山河壮。 孤山镇南服,峨峨楚之望。 中立亡所倚,屹然怪其状。 石㟥入春空,翠柱搘秋浪。 片时起雪痕,万顷排霜杖。 噫气专呼吸,横流以溟涨。 行人多躁进,那解明得丧。 不顾风涛险,半就江鱼葬。 挂席经其旁,往往乞灵贶。 遂因孤独名,塑立轻盈像。 绰约姑射姿,梦魂巫峡想。 如何方面祠,终古承其妄。 五岳视三公,降杀不过两。 不然为子男,何以通祀享。 四气均分风,条融各有掌。 避其狂怒势,亦可利攸往。 亭育天地心,凭险恣荡漾。 正直鬼神德,非名奚独飨。 不使悔吝侵,庶几忠信仗。 在人不在神,勿为虚稽颡。

译文:

在开天辟地、天地形成之初,大自然就设置了险要的山川,让山河显得雄伟壮观。那大孤山矗立在南方地区,巍峨高耸,是楚地令人瞩目的名胜。 它独自屹立在那里,没有任何依靠,那奇特的样子让人感到惊讶。陡峭的石壁直插春天的天空,翠绿的山峰就像支撑着秋天波浪的柱子。 一瞬间,江面上涌起白色的浪痕,大片的波涛如同排列着的霜色棍棒。大孤山仿佛能自主呼吸,让江水横流,形成浩瀚的景象。 许多行人急于求成,哪里懂得明白得失的道理。他们不顾江上风涛的危险,很多人因此葬身江鱼之腹。 那些乘船经过大孤山旁边的人,常常向它祈求神灵的庇佑。于是,就因为“孤山”这个名字,人们塑造了轻盈美丽的神像。 那神像有着如姑射仙子般绰约的风姿,让人联想到巫山神女的梦幻形象。可为什么这地方的祠庙,从古至今都延续着这种虚妄的祭祀呢? 五岳就如同三公一样尊贵,祭祀的等级也有相应的规定。就算退一步说它如同子爵、男爵的地位,又凭什么享受祭祀呢? 四季的气候、风向都有其规律,各有掌管。我们可以避开狂风怒涛的危险势头,这样也能顺利前行。 天地孕育万物,有着自己的本心,怎能凭借险要的地势肆意泛滥呢?鬼神应有的品德是正直的,如果没有真正的美名,大孤山又怎能独自享受祭祀呢? 不要让悔恨和灾祸侵扰自己,或许应该依靠自己的忠信。吉凶祸福关键在人自身,而不是神,不要白白地叩头祈求了。
关于作者
宋代余靖

余靖(一○○○~一○六四),字安道,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人。仁宗天圣二年(一○二四)进士。初为赣县尉,累擢集贤校理。景祐三年(一○三六)以上疏论范仲淹谪官事,贬监筠州酒税。迁知英州。庆历间为右正言。三使契丹,以作蕃语诗出知吉州。皇祐四年(一○五二),知潭州,改桂州。后加集贤院学士。嘉祐六年(一○六一),知广州。官至工部尚书。英宗治平元年卒,年六十五。谥襄。有《武溪集》二十卷。事见《欧阳文忠公集》卷二三《余襄公神道碑铭》,《宋史》卷三二○有传。 余靖诗二卷,以明成化九年苏韡等刻《武溪集》为底本(藏北京图书馆),参校明嘉靖四十五年刘稳刻本(简称刘本,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辑得的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