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组趋宸阙,扁舟泛江练。 健𫇛鴈齐鸣,轻帆云一片。 水阔烟难收,雨昏风易转。 曲浦逗留多,修程梦魂倦。 舟子怯风波,终朝股交战。 预忧雷电惊,先喜虹蜺断。 安知农夫望,只顾行人便。 愚儒有所思,自愧心如面。 追惟亡异才,承恩得为县。 盘错非所长,耕桑当勉劝。 十日愆一雨,灾恐延农畔。 靡爱币与牲,群望走之徧。 山川未应诚,兼晨不敢饭。 霈然得嘉澍,荷天如免谴。 何以迅流间,遽逐庸夫变。 江淮民荐饥,糟糠未充膳。 粢盛苟无害,岂将风雨怨。 玉烛长均调,寸进真君愿。
夏日江行
译文:
我卸去官职赶赴朝廷,乘坐着小船在如白练般的江上航行。
船桨划动,大雁齐声鸣叫,那轻快的船帆就像天边的一片云朵。
江面宽阔,烟雾难以消散,雨中天色昏暗,风向也容易转变。
在曲折的水湾处停留了许久,漫长的旅程让我在睡梦中都感到疲倦。
船夫害怕江上的风波,一整天都吓得两腿打战。
提前担忧会有雷电惊吓,又因彩虹消散而先感到欣喜。
哪里知道农夫们的期望,他们只盼着风调雨顺利于农事,而我们却只想着行人出行便利。
我这个迂腐的儒生有所思考,惭愧自己的内心就像这多变的面容。
回想起来我并没有特殊的才能,承蒙皇恩得以担任县令。
处理复杂的事务并非我所擅长,我应当努力鼓励百姓耕田种桑。
要是十天都不下一场雨,恐怕灾祸就要蔓延到农田了。
我毫不吝惜钱财和牲畜去祭祀各路神灵,走遍各处去祈求。
山川神灵似乎还没有回应我的诚心,连着几天我都不敢吃饭。
终于下了一场及时雨,就像得到上天赦免了我的过错一般。
我怎么能在这迅流之中,马上就像庸人一样只考虑自己的便利呢?
江淮地区的百姓接连遭受饥荒,连糟糠都难以填饱肚子。
只要能保证祭祀的谷物不受损害,百姓怎么会抱怨风雨呢?
只愿四季能长久地风调雨顺,这才是我对君主的一点小小心愿。
关于作者
宋代 • 余靖
余靖(一○○○~一○六四),字安道,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人。仁宗天圣二年(一○二四)进士。初为赣县尉,累擢集贤校理。景祐三年(一○三六)以上疏论范仲淹谪官事,贬监筠州酒税。迁知英州。庆历间为右正言。三使契丹,以作蕃语诗出知吉州。皇祐四年(一○五二),知潭州,改桂州。后加集贤院学士。嘉祐六年(一○六一),知广州。官至工部尚书。英宗治平元年卒,年六十五。谥襄。有《武溪集》二十卷。事见《欧阳文忠公集》卷二三《余襄公神道碑铭》,《宋史》卷三二○有传。 余靖诗二卷,以明成化九年苏韡等刻《武溪集》为底本(藏北京图书馆),参校明嘉靖四十五年刘稳刻本(简称刘本,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辑得的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