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蠡古来险,汤汤贯侯卫。 源长云共浮,望极天无际。 传闻五月交,兹时一阴至。 飓风生海隅,余力千里曀。 万窍争怒号,惊涛得狂势。 涌恐楚山拔,声疑夏鼎沸。 妖蜃吐浓烟,层台夸壮丽。 奔雷鸣大车,连鼓声粗厉。 岂诚阴阳争,长忧天地闭。 孤舟一叶轻,飘如斿在缀。 所以溯沿人,未尝贪既济。 逆犹上坂丸,顺比飞鸿翅。 直待浮云收,乾坤廓然霁。 湖光百里平,波色连天翠。 然后榜兰桡,以避蛟龙害。 进退甘迟留,克保无祇悔。 我愿修身者,体此操舟态。 动静惟时几,畏慎存纤芥。 跬足虽平易,尽心防暧昧。 长如履险时,终身不危殆。
松门守风
译文:
彭蠡湖自古以来就是个险要之地,那浩浩荡荡的湖水贯穿了州郡卫所。它的源头极为漫长,水势仿佛与天边的云朵一同浮动,极目远眺,天水相接,根本看不到边际。
听闻每年五月间,阴气开始滋生。这时,飓风会从海边兴起,其威力能让千里之内都变得昏暗阴沉。无数的洞穴一同发出怒号之声,惊涛骇浪也因此有了疯狂的气势。那汹涌的波涛仿佛要把楚地的山峦拔起,发出的声响好似夏朝的鼎在沸腾。
怪异的蜃吐出浓烟,幻化成壮丽的楼台。那奔雷的声音如同大车行驶,接连不断的鼓声粗犷而凄厉。这难道真是阴阳二气在争斗吗?真让人担忧天地会因此而闭塞。
我所乘坐的孤舟像一片树叶一样轻盈,在波涛中飘荡,就像游动的旗子上的垂饰。所以那些在湖水中逆流而上或是顺流而下的人,从来不敢贪求轻易地到达彼岸。逆流而上就如同往山坡上滚丸子,艰难无比;顺流而下则好似飞鸿展翅,轻快自如。
一定要等到浮云散尽,天地间一片晴朗。那时,百里湖光风平浪静,碧波连天,一片翠绿。然后才可以划动木兰做的船桨前行,以此避开蛟龙的伤害。
无论是前进还是后退,都甘愿从容等待,这样才能确保没有悔恨。我希望那些修身养性的人,能够体会这种驾船的状态。行动和静止都要把握好时机,哪怕是极其细微的地方也要心存敬畏和谨慎。即使脚下的道路看似平坦,也要尽心尽力防范那些潜在的隐患。要始终如同身处险境一样小心,这样终身都不会遭遇危险。
关于作者
宋代 • 余靖
余靖(一○○○~一○六四),字安道,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人。仁宗天圣二年(一○二四)进士。初为赣县尉,累擢集贤校理。景祐三年(一○三六)以上疏论范仲淹谪官事,贬监筠州酒税。迁知英州。庆历间为右正言。三使契丹,以作蕃语诗出知吉州。皇祐四年(一○五二),知潭州,改桂州。后加集贤院学士。嘉祐六年(一○六一),知广州。官至工部尚书。英宗治平元年卒,年六十五。谥襄。有《武溪集》二十卷。事见《欧阳文忠公集》卷二三《余襄公神道碑铭》,《宋史》卷三二○有传。 余靖诗二卷,以明成化九年苏韡等刻《武溪集》为底本(藏北京图书馆),参校明嘉靖四十五年刘稳刻本(简称刘本,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辑得的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