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乡检旱回入南路夜宿江寺对望郛郭

高城锁夕霭,远水浮秋空。 此时行役心,展转如飞蓬。 路入浅沙断,堪恸车辙穷。 岂无舟楫利,枉道非所从。 虽有泉石趣,暂到徒匆匆。 儿啼不入门,敢辞身狥公。 梦归身未归,薄宦真池龙。 披衣复起坐,惊鸿鸣西风。

译文:

高高的城郭被傍晚的云雾所笼罩,遥远的江水仿佛与秋天的天空相连,在天空下浮动。 这时候我这奔波在外为公务操劳的心啊,就像那随风飘转的飞蓬,飘忽不定,难以安定。 前行的路到浅滩处就断了,实在让人悲痛,车辙也走到了尽头,无路可走。 难道没有乘船走水路的便利吗?可绕远路不是我所愿意选择的。 虽然这一路上有泉水山石的美好景致,但我只是短暂停留,太过匆匆,根本来不及好好欣赏。 孩子在外面啼哭,我却不能回家,又怎敢推辞这为公家效力的差事呢。 在梦里我回到了家乡,可身体却还在异乡。这低微的官职啊,就像被困在池塘里的龙,难以施展。 我披上衣服又坐起来,只听见受惊的大雁在西风中哀鸣。
关于作者
宋代余靖

余靖(一○○○~一○六四),字安道,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人。仁宗天圣二年(一○二四)进士。初为赣县尉,累擢集贤校理。景祐三年(一○三六)以上疏论范仲淹谪官事,贬监筠州酒税。迁知英州。庆历间为右正言。三使契丹,以作蕃语诗出知吉州。皇祐四年(一○五二),知潭州,改桂州。后加集贤院学士。嘉祐六年(一○六一),知广州。官至工部尚书。英宗治平元年卒,年六十五。谥襄。有《武溪集》二十卷。事见《欧阳文忠公集》卷二三《余襄公神道碑铭》,《宋史》卷三二○有传。 余靖诗二卷,以明成化九年苏韡等刻《武溪集》为底本(藏北京图书馆),参校明嘉靖四十五年刘稳刻本(简称刘本,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辑得的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