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山五题 留题龙潭

峭岭盘远郊,幽泉生石罅。 沮洳成深潭,神龙隠其下。 气昏云雾朝,光寒风雨夜。 绝境邻梵宫,余波沃农稼。 秋态月色澄,晴蛟虹影射。 势非蛟室卑,名将凤池亚。 存身此蟠蛰,得时扶造化。 何当岁大旱,移湫救函夏。

译文:

在偏远的城郊,陡峭的山岭曲折盘绕,那幽静的泉水从石头的缝隙中汩汩涌出。 泉水在低洼潮湿的地方汇聚,形成了这幽深的水潭,传说有神通广大的神龙就潜藏在潭水之下。 清晨时分,潭上雾气昏沉,仿佛与云雾交融在一起;风雨交加的夜晚,潭水散发着阵阵寒意。 这绝美的地方紧挨着梵宫寺庙,潭水的余波还能灌溉周边的农田庄稼。 秋季的时候,潭水在月色的映照下,清澈澄净;天气晴朗时,蛟龙般的潭水如同彩虹的影子倒映其中。 这龙潭的气势,并不比蛟龙居住的龙宫卑下,它的名声仅次于那象征着高官显位的凤池。 神龙如今在这里蛰伏藏身,一旦时机成熟,就能辅助大自然的运转。 什么时候遇上严重的大旱之年,它便应能移动潭水,拯救整个华夏大地的百姓于干旱之中。
关于作者
宋代余靖

余靖(一○○○~一○六四),字安道,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人。仁宗天圣二年(一○二四)进士。初为赣县尉,累擢集贤校理。景祐三年(一○三六)以上疏论范仲淹谪官事,贬监筠州酒税。迁知英州。庆历间为右正言。三使契丹,以作蕃语诗出知吉州。皇祐四年(一○五二),知潭州,改桂州。后加集贤院学士。嘉祐六年(一○六一),知广州。官至工部尚书。英宗治平元年卒,年六十五。谥襄。有《武溪集》二十卷。事见《欧阳文忠公集》卷二三《余襄公神道碑铭》,《宋史》卷三二○有传。 余靖诗二卷,以明成化九年苏韡等刻《武溪集》为底本(藏北京图书馆),参校明嘉靖四十五年刘稳刻本(简称刘本,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辑得的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