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伯恭殿丞游西蓉山寺

休澣约过从,宁论隘与恭。 溪光染醽渌,山色秀芙蓉。 乍霁千丝雨,齐张万盖松。 岫孤如欲遁,迳曲似相逢。 共怏云霞志,更寻麋鹿踪。 氅披吴国纻,杖拄蜀郊筇。 奕布东西刹,鳞差远近峰。 禽喧五色聚,钟迥六时桩。 兴废虽留目,荣枯莫荡胸。 忽惊雷出地,未省雪经冬。 阴谷鸣归鹤,灵湫起应龙。 跳梁窥果狖,缥缈入花蜂。 磴滑并萝蹑,岩幽半藓葑。 竹间泉缭绕,烟外草蒙茸。 民乐讴谣洽,春和气象浓。 吟多资雅兴,望极动离悰。 有语嫌双燕,无虞羡大槦。 归来却回睇,暮雾已重重。

译文:

在休假的时候,我和友人相约一同出游,哪还去计较礼数上的繁文缛节。 溪水波光粼粼,像是被美酒染成了绿色,远处的山峦秀丽得如同绽放的芙蓉花。 刚刚雨过天晴,仿佛还能看到千丝细雨残留的痕迹,千万棵松树整齐地排列着,像是撑起的万把大伞。 那孤立的山峰好像想要逃离尘世一般,曲折的小路仿佛在和人捉迷藏,走着走着又好像和人意外相逢。 我们一同怀着对云霞般自由生活的向往,还想去追寻麋鹿的踪迹。 我身披用吴地苎麻织成的道袍,手持蜀地郊外的筇竹拐杖。 寺庙像棋子一样分布在东西各处,山峰则像鱼鳞一样错落有致,远近不同。 各种色彩斑斓的鸟儿喧闹地聚集在一起,寺庙的钟声悠远回荡,仿佛在提醒着人们六时的作息。 虽然看到了寺庙的兴衰变迁,但我不会因此而内心起伏;人生的荣枯得失,也不会让我心绪波动。 忽然间,雷声如同从地底轰鸣而出,都没留意到这里冬天是否下过雪。 幽静的山谷中传来归鹤的鸣叫,灵验的深潭里似乎有应龙腾空而起。 顽皮的猴子偷偷窥视着树上的果实,轻盈的蜜蜂在花丛中若隐若现。 我们踩着湿漉漉的石磴,抓着藤蔓向上攀登,幽深的岩石上长满了苔藓。 竹林间泉水潺潺环绕,烟雾之外的草地毛茸茸的一片。 百姓们欢快地唱着歌谣,春天的气息格外浓郁。 我们吟诗不断,增添了高雅的兴致,极目远望,却又不禁勾起了离别的愁绪。 我心里埋怨成双成对的燕子,它们好像在嘲笑我的孤独;又羡慕那高大的树木,无忧无虑地生长。 游玩归来后我回头眺望,只见山间已经笼罩上了重重的暮雾。
关于作者
宋代余靖

余靖(一○○○~一○六四),字安道,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人。仁宗天圣二年(一○二四)进士。初为赣县尉,累擢集贤校理。景祐三年(一○三六)以上疏论范仲淹谪官事,贬监筠州酒税。迁知英州。庆历间为右正言。三使契丹,以作蕃语诗出知吉州。皇祐四年(一○五二),知潭州,改桂州。后加集贤院学士。嘉祐六年(一○六一),知广州。官至工部尚书。英宗治平元年卒,年六十五。谥襄。有《武溪集》二十卷。事见《欧阳文忠公集》卷二三《余襄公神道碑铭》,《宋史》卷三二○有传。 余靖诗二卷,以明成化九年苏韡等刻《武溪集》为底本(藏北京图书馆),参校明嘉靖四十五年刘稳刻本(简称刘本,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辑得的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