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雨

岁若大旱作霖雨,祷而雨兮旱不苦。 诚之一字与天参,往古圣贤珍此语。 岁星在蜀二十年,触处丰登多黍稌。 世不少惜蹂践之,枉使宝稼弃如土。 况复纵恣相凭凌,气焰熏天遽如许。 三纲五常沦且斁,以故伤和逢瘅怒。 旱魃为灾炽袢暑,扑鹿阳乌乘九数。 火云釜甑蒸肉山,不奈炎官云我所。 公方忧民心瘉瘉,扫除热瘴还清楚。 却忆曾侍玉帝旁,授以金科行按部。 办狱更过颜鲁公,一路传呼御史雨。 不闻匹妇且衔冤,西蜀向安谁敢侮。 和以致祥应止止,喜见太平旧官府。 肃时若是号休征,甘泽沾霈来以叙。 石燕漫飞商羊舞,穴处那能问狐鼠。 巫觋罢散鼓笛闲,龙德欲归江海去。 为言西成祀田祖,饱食不骄民乐聚。 昔何戚嗟今怡悦,力回造化公为主。 濯濯厥灵玉不焚,伊格皇天归宰辅。 燄燄无若雨反风,燮理阴阳且封鲁。 御灾捍患世亦希,可但明时继前古。 愿言霖雨思贤佐,镌入坚珉作诗谱。

译文:

如果遇到大旱之年能及时降下甘霖,人们祈祷后下了雨,旱灾也就不那么让人痛苦了。“诚”这个字能与上天相通,古往今来的圣贤都珍视这句话。 木星在蜀地停留了二十年,所到之处庄稼丰收,稻谷满仓。然而世上有些人毫不珍惜,肆意践踏粮食,白白地把珍贵的庄稼弃如泥土。更何况他们还放纵自己,相互欺凌,那嚣张的气焰冲天,竟到了这般地步。三纲五常都沦丧败坏了,因此伤了和气,惹得上天发怒。 旱魃制造灾难,酷热的暑气像火一样炽热,烈日高悬如阳乌肆意逞威。天空中火云密布,大地像釜甑一样,人们就像被蒸的肉山,奈何那掌管炎热的炎官还宣称这一切归他所有。 您忧心百姓,内心十分痛苦,努力扫除这炎热的瘴气,让天地恢复清爽。您曾回忆起在玉帝身旁侍奉,被授予金科玉律去巡视地方。您断案的能力超过了颜鲁公,所到之处,人们传颂着您带来的“御史雨”。没听说有百姓含冤受屈,西蜀从此安定,谁敢来欺侮。 和谐能带来祥瑞,令人欣喜地看到这太平时期的旧官府。这风调雨顺的景象是美好的征兆,甘霖纷纷扬扬,有序地洒落大地。石燕在空中随意飞舞,商羊鸟欢快起舞,那些躲在洞穴里的狐鼠之辈又能怎样呢。巫师们散去了,鼓笛也安静下来,神龙施完雨也准备回到江海去。 人们说秋季丰收时要祭祀田祖,百姓能吃饱饭且不骄纵,欢乐地聚集在一起。过去是多么忧愁叹息,如今是多么愉悦畅快,扭转这自然变化的局面,您是主导。您的灵明纯粹如美玉不被焚毁,您能感动皇天,应该得到宰相之位。就像当年周公遇到雨反风的吉兆一样,您能调和阴阳,应当被封于鲁地。 您抵御灾害、消除祸患,这样的人世间少有,在这圣明的时代,您可继承古人的功绩。希望这甘霖常降,是因为有您这样的贤能辅佐,我要把这些事刻在坚硬的石碑上,写成诗篇流传后世。
关于作者
宋代员兴宗

员兴宗(?~一一七○),字显道,自号九华子,仁寿(今属四川)人。高宗绍兴二十七年(一一五七)进士。孝宗初为太学教授。乾道四年(一一六八),擢校书郎兼国史编修官。五年,迁著作佐郎。六年,兼实禄院检讨官,以抗疏言事去职,主管台州崇道馆,卒。著《九华集》五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二十五卷,其中诗四卷。事见本集卷首宋李心传序、附录金山住持印老祭文,《南宋馆阁录》卷七、八。 员兴宗诗,以文渊阁《四库全书·九华集》为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