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别杨同年

江行骇湍涛,文字无暇寻。 满听舟人歌,胸中垢秽侵。 宜宾夷獠乡,系缆日欲沉。 仓卒拜年契,外堂闻韶音。 鸡肥为予烹,酒美亦共斟。 语笑不知夕,蟾蜍满衣襟。 首陈兵战谋,西北敌可擒。 次论月蚀诗,独采仝愈心。 未憎轻簿走,窃誉希山林。 儒学规矩奇,约绳固所钦。 誓将革愚鲁,庶异柴与参。 会浅别又长,情重愁愈深。 愿终保壮节,勿作涧松吟。 天子思太平,此非久滞淫。

译文:

我乘船在江上航行,江中的湍急波涛令人心惊胆战,忙得我根本没有时间去寻赏文字之美。一路上,满耳都是船夫们的歌声,可这些歌声却让我感觉心里被一些污垢浊气侵扰。 船到了宜宾这个夷獠聚居的地方,靠岸停船时太阳已经快要落山。我匆忙地去拜访年契(同年登科者),刚到外堂就听到了如韶乐般美妙的声音。年契准备了肥美的鸡为我烹煮,还拿出美酒和我一同斟饮。我们欢声笑语,完全没留意天色已晚,月光洒在衣襟上,仿佛蟾蜍的光影都印在了上面。 我们先是畅谈用兵作战的谋略,一致认为西北的敌人是可以被擒获的。接着又讨论起关于月蚀的诗作,我独自赞赏卢仝和韩愈对月蚀诗的创作心意。我并不厌恶那些在世俗中奔波的行为,但也暗自希望能获得隐居山林的美誉。年契在儒学方面的规矩见解奇特,他遵循的准则和规范实在让我钦佩。我发誓一定要革除自己的愚钝鲁莽,希望能变得和曾参、子夏那样贤明。 可惜我们相聚的时间太短,而分别后的日子将会很长,情谊越是深重,离愁就越发深沉。我衷心希望你能始终保持壮烈的气节,不要发出如涧松般哀怨的吟咏。当今天子一心渴望天下太平,你不会长久地被困在这里不得志的。
关于作者
宋代员兴宗

员兴宗(?~一一七○),字显道,自号九华子,仁寿(今属四川)人。高宗绍兴二十七年(一一五七)进士。孝宗初为太学教授。乾道四年(一一六八),擢校书郎兼国史编修官。五年,迁著作佐郎。六年,兼实禄院检讨官,以抗疏言事去职,主管台州崇道馆,卒。著《九华集》五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二十五卷,其中诗四卷。事见本集卷首宋李心传序、附录金山住持印老祭文,《南宋馆阁录》卷七、八。 员兴宗诗,以文渊阁《四库全书·九华集》为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