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关国录守简州

生世事忧喜,扰扰合与分。 合即海上鸥,分乃风中云。 分合悬有定,谁能预戚忻。 心空等行脚,得酒且策勋。 念昔求见子,相看每相群。 夤缘再值遇,天南话乡枌。 朝声并屋喧,夜饮竟面醺。 我遇不易振,但知祖皇坟。 君言时作我,神机谢耡耘。 如何日蹙唧,蹙唧向我云。 自来越上吟,五别西山芹。 缅然动中怀,羁心为之焚。 辞殚起后虑,徃勇稽前闻。 归思溢浩浩,江流泛沄沄。 君鞭先我著,我其敢后君。 蜀远谁肯顾,万里乘华勋。 国恩自丘山,彼此当勤勤。 况复坐红日,椒桂来奇芬。 人生行乐尔,妙寄穷天垠。 却写分外虑,太空鼓蝇蚊。 君行不作痴,我将理吾军。 渐营卓锥地,遗书收放纷。 故家通社腊,与子同朝曛。 斯言不自领,请移北山文。

译文:

人生在世,有忧愁也有欢喜,总是扰扰攘攘,有聚合也有分离。聚合的时候,就像那海上自由自在的鸥鸟;分离的时候,就如同那随风飘散的云朵。这聚合与分离似乎早已注定,谁又能预先知道是该悲伤还是欢喜呢? 若能做到内心空明,就像四处云游的行者一样看淡一切,有酒的时候就尽情畅饮,也算给自己的生活增添点乐趣。 回想从前我去求见你,咱们每次见面都相处得十分融洽。机缘巧合,我们再次相遇,在天南之地谈论着故乡的事情。白天,屋子里喧闹着众人的声音;夜晚,我们一起饮酒,直到脸上都泛起醉意。 我遭遇诸多不顺,难以振作起来,只知道守着祖皇的坟茔。你安慰我说时常为我着想,你那聪慧的心思如同无需耕种就能收获,敏锐而灵动。 可为何日子过得如此紧迫,你一脸焦急地对我说:自从来到越地吟诗作词,已经多次与故乡的美食分别。这番话让我内心深处也跟着触动,那漂泊在外的愁绪如烈火般燃烧。 话说尽了,却又生出新的忧虑;前行的勇气虽有,但也会回顾从前听闻的事情。归乡的思绪如浩浩江水,奔流不息。 你已经快我一步踏上行程,我又怎敢落在你后面呢?蜀地那么遥远,有谁愿意前往呢?你却要凭借卓越的功勋奔赴万里之外。国家的恩情重如丘山,我们都应当勤勉努力。 更何况,我们还能在这大好时光里,如同坐在温暖的红日下,享受着椒桂散发的奇异芬芳。人生在世就该及时行乐,将美好的情感寄托到无尽的天地之间。 那些分外的忧虑,就像太空中嗡嗡作响的苍蝇蚊子,实在没必要放在心上。你此次出行可别犯傻,我也要好好打理自己的生活。 我会逐渐营造一个安身之所,整理那些杂乱的书籍。故乡还有社祭等活动,到时候我们可以一同欣赏那傍晚的余晖。要是你不把我这番话放在心上,那就如同违背了《北山移文》里所讽刺的那种出尔反尔的行为了。
关于作者
宋代员兴宗

员兴宗(?~一一七○),字显道,自号九华子,仁寿(今属四川)人。高宗绍兴二十七年(一一五七)进士。孝宗初为太学教授。乾道四年(一一六八),擢校书郎兼国史编修官。五年,迁著作佐郎。六年,兼实禄院检讨官,以抗疏言事去职,主管台州崇道馆,卒。著《九华集》五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二十五卷,其中诗四卷。事见本集卷首宋李心传序、附录金山住持印老祭文,《南宋馆阁录》卷七、八。 员兴宗诗,以文渊阁《四库全书·九华集》为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