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己未十月二十有二日去涪上越明年八月二十有八日以事再来观山川之胜无异于昔而予之幽忧抑鬰亦自若也

重来闲曳杖藜行,白帽依前似管宁。 风雨只如当日恨,江山不改故时青。 天寒未夕窗先暝,霜晚无声叶自零。 诗罢时为洛生咏,醉吟聊使故人听。

译文:

我在己未年十月二十二日离开涪上,到第二年八月二十八日,因为有事再次来到这里。看看山川的美景,和过去没什么不同,而我内心的忧愁、压抑,也还是和从前一样。 我再次来到这里,悠闲地拄着拐杖漫步。我戴着白色的帽子,就像当年的管宁一样。风雨带来的愁绪,就跟当日的遗憾没什么两样;江山依旧,和过去一样青葱翠绿。天气寒冷,还没到傍晚,窗户就已经昏暗了;霜来晚了,没有声响,树叶却自顾自地飘零。我写完诗后,时不时用洛阳书生那种腔调吟诵,醉中吟诗,姑且说给老友听听。
关于作者
宋代晁公溯

晁公溯,字子西,济州巨野(今山东巨野)人,公武弟。高宗绍兴八年(一一三八)进士(清康熙《清丰县志》卷四)。史籍无传,据本集诗文,知其举进士后历官梁山尉、洛州军事判官、通判施州,绍兴末知梁山军。孝宗乾道初知眉州,后为提点潼川府路刑狱,累迁兵部员外郎(《宋会要辑稿》选举二○之二○)。有《嵩山居士文集》五十四卷,刊于乾道四年(一一六八),又有《抱经堂稿》,已佚。 晁公溯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嵩山居士文集》为底本。校以清初抄本(简称抄本,藏北京图书馆)、清知圣道斋抄本(简称知圣道本,藏上海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