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通济堰二首 其二

往年初堰坏,乐岁亦民饥。 再见龙尾水,如兴鸿却陂。 名同召伯埭,人立许杨祠。 祝史有祀事,歌予迎送诗。

译文:

当年刚开始的时候,通济堰损坏了,即便在丰收的年岁百姓们也免不了遭受饥荒。 如今又能看到龙尾般蜿蜒流淌的堰水了,这情景就如同当年鸿却陂重新得以修复一样令人欣喜。 通济堰的声名如同召伯埭一样远扬,百姓们也像纪念许杨那样为修堰之人建立了祠庙。 掌管祭祀的祝史有祭祀通济堰的活动,那就让他们吟唱我这首迎神送神的诗吧。
关于作者
宋代晁公溯

晁公溯,字子西,济州巨野(今山东巨野)人,公武弟。高宗绍兴八年(一一三八)进士(清康熙《清丰县志》卷四)。史籍无传,据本集诗文,知其举进士后历官梁山尉、洛州军事判官、通判施州,绍兴末知梁山军。孝宗乾道初知眉州,后为提点潼川府路刑狱,累迁兵部员外郎(《宋会要辑稿》选举二○之二○)。有《嵩山居士文集》五十四卷,刊于乾道四年(一一六八),又有《抱经堂稿》,已佚。 晁公溯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嵩山居士文集》为底本。校以清初抄本(简称抄本,藏北京图书馆)、清知圣道斋抄本(简称知圣道本,藏上海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