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秋久雨至八月望夕始晴月色尤清澈可爱置酒月下作

玉斧琢月玻瓈声,月中桂树秋风惊。 终年待此一轮满,不忧蛙食忧鼍鸣。 白鼍十日鸣空山,雨师乘云呼不还。 黄尘晓涨三尺潦,明河夜飞千丈澜。 广寒不复观霓裳,公子岂解歌秋阳。 釜星未灭日已出,风櫺雨隙栖清光。 须臾绀缯展秋碧,仰见西山衔半璧。 青天冥冥星益疎,光芒寒溢千山白。 今夕何夕谁与度,举杯属月当起舞。 陶然相对影凌乱,不觉惊乌起庭树。 树头霏霏木叶坠,白露悬空斗垂地。 虽无丝竹为陶写,亦有鸣蛙当鼓吹。 向来悲歌子桑子,饥坐虚忧木生耳。 安知上帝思澄清,要令六合无泥滓。

译文:

就好像有仙人拿着玉斧雕琢月亮,发出清脆如玻璃破碎般的声响,月亮里的桂树也被这秋风惊动。一整年都盼着这一轮满月,不担心月亮被青蛙吞食,却忧虑那白鼍的鸣叫。 白鼍在空旷的山里连续叫了十天,雨神乘着云朵,怎么呼唤都不回来。清晨,地上扬起的黄尘都被积水淹没,积起三尺深的水,夜晚银河仿佛奔腾着千丈波澜。 在这长久的阴雨中,再也看不到月宫中的霓裳羽衣舞,公子们也没有兴致吟唱《秋阳》之诗。北斗星还未隐没,太阳却已升起,风雨从窗棂缝隙透进来,月光清冷地栖息在角落。 不一会儿,如青红色丝帛般的天空展开了秋日的澄澈碧绿,抬头看见西山好像衔着半块玉璧。 天色幽远,星星愈发稀疏,清冷的月光洒下,让千山都披上了一层洁白。 今晚是怎样美好的夜晚啊,能和谁一起度过呢?我举起酒杯邀请月亮,应当起身起舞。 我陶醉地与月亮相对,影子也变得凌乱,不知不觉间惊起了栖息在庭树上的乌鸦。 树头纷纷扬扬地飘落着树叶,白露悬在半空,北斗星低垂到接近地面。 虽然没有丝竹乐器来抒发情怀,但那阵阵鸣蛙声也仿佛是演奏的鼓乐。 就像从前悲歌的子桑子,饿着肚子白白担忧身上生出木耳一样。 谁能想到上帝想要让世间澄清,要让天地四方都没有泥滓污浊呢。
关于作者
宋代晁公溯

晁公溯,字子西,济州巨野(今山东巨野)人,公武弟。高宗绍兴八年(一一三八)进士(清康熙《清丰县志》卷四)。史籍无传,据本集诗文,知其举进士后历官梁山尉、洛州军事判官、通判施州,绍兴末知梁山军。孝宗乾道初知眉州,后为提点潼川府路刑狱,累迁兵部员外郎(《宋会要辑稿》选举二○之二○)。有《嵩山居士文集》五十四卷,刊于乾道四年(一一六八),又有《抱经堂稿》,已佚。 晁公溯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嵩山居士文集》为底本。校以清初抄本(简称抄本,藏北京图书馆)、清知圣道斋抄本(简称知圣道本,藏上海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