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都山硖中胜处余思欲一到而不能近得予弟书云今岁仲春尝与外兄孙长文顺流往游焉闻之不胜怅然

沙痕夜涨春流生,微风不起波纹平。 云间眩转失烟树,轻舟直下凫鸥惊。 橹声欲出含风湾,舟人已指平都山。 仙宫无人锁春日,苍烟漠漠松声寒。 谪仙宾天上寥廓,三百年来无此乐。 知君此游殆奇绝,硖中山川岂云恶。 昔年相期欲同往,流落空山阻清赏。 兴公虽不见天台,执笔犹能寄遐想。

译文:

春季夜里江水上涨,留下一道道沙痕,江面上微风不起,波纹平静。 在云雾缭绕间,人感觉天旋地转,连烟雾中的树木都难以分辨,轻快的小船顺流直下,惊起了水中的野鸭和鸥鸟。 船桨声从那被风拂动的水湾处隐隐传出,船夫已经指着前方说那就是平都山。 山上的仙宫无人,在春日里紧闭着,苍茫的烟雾弥漫,松树间传来的风声带着丝丝寒意。 当年李白这位谪仙人遨游天际,前往那高远的苍穹,三百年来再没有人能体会到如此的乐趣。 我知道你们这次游览必定奇妙至极,那山峡中的山川景色怎么能说不好呢。 往年我和你们相约一同前往,可如今却只能在这空旷的山间虚度时光,错过了这美好的游览机会。 就像当年孙兴公虽然没能亲眼见到天台山,但提起笔来依然能寄托自己的遐想。
关于作者
宋代晁公溯

晁公溯,字子西,济州巨野(今山东巨野)人,公武弟。高宗绍兴八年(一一三八)进士(清康熙《清丰县志》卷四)。史籍无传,据本集诗文,知其举进士后历官梁山尉、洛州军事判官、通判施州,绍兴末知梁山军。孝宗乾道初知眉州,后为提点潼川府路刑狱,累迁兵部员外郎(《宋会要辑稿》选举二○之二○)。有《嵩山居士文集》五十四卷,刊于乾道四年(一一六八),又有《抱经堂稿》,已佚。 晁公溯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嵩山居士文集》为底本。校以清初抄本(简称抄本,藏北京图书馆)、清知圣道斋抄本(简称知圣道本,藏上海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