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承父与予同在别试所聊戏之奉简

近时文章衰,浅陋亦可怜。 走趋王公门,书记争翩翩。 开读令人慙,语吃意莫宣。 今晨忽惊喜,赠我手一编。 笔端吐虹霓,直上欲干天。 樊南甲乙中,乃有猗那篇。 如听正始音,复回元祐年。 借问安能尔,气刚得其全。 用为良有司,吾实无间然。 要知取士公,考阅外已传。 何由置汉朝,直柄遂当权。 伏阁日论事,不减阳城贤。

译文:

近年来,文章的风气衰落得厉害,那些作品内容浅陋得实在让人觉得可怜。 一群人奔走于王公贵族的门下,充当书记之类的角色,纷纷炫耀自己的文采。可打开他们写的文章一读,真让人感到羞愧,文辞生涩口吃,意思都表达不清楚。 今天早晨我忽然又惊又喜,原来是你送给我你写的一卷文章。你笔端之下仿佛能吐出虹霓,气势磅礴,简直要冲上云霄,触碰天际。 在像李商隐《樊南甲集》《樊南乙集》那样的佳作行列里,竟然有你这样优美典雅的篇章。读你的文章,就如同聆听正始年间那种纯正高雅的音乐,又好像回到了文风鼎盛的元祐年间。 我不禁想问,你怎么能写出这样的文章呢?原来是因为你正气刚健,且修养得十分完备。 要是让你去担任负责选拔人才的官员,我实在挑不出任何毛病。要知道你选拔人才公正无私,你的美名在考核之事之外就已经传播开来了。 怎样才能让你进入朝廷呢,要是你能掌握大权就好了。你可以像阳城一样,天天在朝堂上直言议论政事,不比贤能的阳城逊色。
关于作者
宋代晁公溯

晁公溯,字子西,济州巨野(今山东巨野)人,公武弟。高宗绍兴八年(一一三八)进士(清康熙《清丰县志》卷四)。史籍无传,据本集诗文,知其举进士后历官梁山尉、洛州军事判官、通判施州,绍兴末知梁山军。孝宗乾道初知眉州,后为提点潼川府路刑狱,累迁兵部员外郎(《宋会要辑稿》选举二○之二○)。有《嵩山居士文集》五十四卷,刊于乾道四年(一一六八),又有《抱经堂稿》,已佚。 晁公溯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嵩山居士文集》为底本。校以清初抄本(简称抄本,藏北京图书馆)、清知圣道斋抄本(简称知圣道本,藏上海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