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杜时可归太学

宴安不可怀,百年能几何。 况今五学开,皆以礼为罗。 既书内舍籍,天门近嵯峨。 云胡久不归,滞留蜀江沱。 要须勇一往,行即中十科。 君妇定复贤,相敦戒蹉跎。 暂别德曜桉,勿操子犯戈。 会看此里闾,高车再来过。 路人笑指点,驷马金盘陀。 远游那足悲,所得盖已多。 罢酒当就途,执杯听我歌。 司业乃父兄,养材如菁莪。

译文:

贪图安逸可不能有啊,人生百年又能有多长时间呢。 何况如今五学已经开放,都用礼仪作为选拔人才的准则。 你已经被记录在内舍生的名册里,离那进入朝廷(天门代指朝廷)的机会已经很近了。 为什么久久不回去呢,还滞留在这蜀江的岸边。 你必须鼓起勇气前往,很快就能通过多种科目的考试。 你的妻子一定很贤惠,她会敦促你不要虚度光阴。 暂时离开妻子(德曜是东汉梁鸿妻子孟光的字,这里代指妻子),就不要像子犯(春秋时晋国大臣,曾阻止晋文公回国)那样犹豫不前。 等着瞧吧,不久之后,你就会乘着高大的马车再次回到这里。 路上的人会笑着指指点点,看那驷马高车、金饰辉煌。 远行哪里值得悲伤呢,你所获得的已经很多了。 喝完这杯酒就上路吧,拿着酒杯听听我的歌。 太学的司业就如同你的父兄,他们培养人才就像培育菁菁莪蒿一样用心。
关于作者
宋代晁公溯

晁公溯,字子西,济州巨野(今山东巨野)人,公武弟。高宗绍兴八年(一一三八)进士(清康熙《清丰县志》卷四)。史籍无传,据本集诗文,知其举进士后历官梁山尉、洛州军事判官、通判施州,绍兴末知梁山军。孝宗乾道初知眉州,后为提点潼川府路刑狱,累迁兵部员外郎(《宋会要辑稿》选举二○之二○)。有《嵩山居士文集》五十四卷,刊于乾道四年(一一六八),又有《抱经堂稿》,已佚。 晁公溯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嵩山居士文集》为底本。校以清初抄本(简称抄本,藏北京图书馆)、清知圣道斋抄本(简称知圣道本,藏上海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