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江侨人刘生徽宗时以画供奉翰林中近过元汝功见其画甚多皆刘生笔也

刘生待诏蓬莱宫,和铅舐墨称良工。 自从八骏狩西极,万里流落巴山中。 老来摹写益神妙,指麾草木回春风。 时将一幅换斗米,千金旧价无由逢。 漫郎手筑江上宅,水鸟山麋森满壁。 问君致此何其多,答云嗜好今成癖。 野人未尝完袴襦,安得绢素充我娱。 孰知世间皆画囿,北尽汧泷南衡庐。 平生长啸桓将军,客持寒具辄怒嗔。 细看粉绘托形似,岂若海岱开精神。 我今丘壑随所向,崖谷波涛入图障。 云罗雾縠虽可怜,幻化纷纷徒自诳。 请君闲暇来相从,翩然共跨高飞鸿。 当使真形识五岳,老眼一洗丹青空。

译文:

### 序文翻译 在宁江侨居的刘生,宋徽宗时以画师的身份在翰林院中任职。近来我拜访元汝功,看到那里有很多画作,都是刘生的手笔。 ### 诗歌翻译 刘生曾在蓬莱宫中担任待诏,调配颜料、舔笔蘸墨,堪称技艺精湛的画工。 自从宋徽宗像周穆王驾八骏到西方狩猎那样被掳到北方,刘生也流落万里,来到了巴山中。 年老之后,他作画更加神妙,笔下一挥,仿佛能让草木迎来春风。 如今他时常拿一幅画去换一斗米,昔日画作价值千金的光景再也遇不到了。 漫郎亲手在江边修筑住宅,水鸟、山麋等画作密密麻麻挂满墙壁。 我问他怎么有这么多刘生的画,他回答说自己对这些画的喜爱如今都成了癖好。 我这山野之人连完整的衣裤都没有,哪有绢帛来满足自己赏画的乐趣。 谁能知道世间处处都是可入画的地方,北到汧水、泷水,南至衡山、庐山。 晋代的桓温平生爱长啸,客人拿着糕点靠近他就会发怒。 仔细看那些画作只是描绘外形相似,哪里比得上亲见海岱之景能让人精神振奋。 如今我随心所欲地游赏丘壑,崖谷、波涛之景都能入画。 那些如云罗雾縠般美丽的画作虽然惹人喜爱,但它们变幻纷纷,不过是自我欺骗罢了。 请你闲暇之时来与我相伴,我们一同轻快地跨上高飞的鸿雁。 要去亲见五岳的真实面貌,让这老眼看过真景后,再看丹青画作也觉得索然无味了。
关于作者
宋代晁公溯

晁公溯,字子西,济州巨野(今山东巨野)人,公武弟。高宗绍兴八年(一一三八)进士(清康熙《清丰县志》卷四)。史籍无传,据本集诗文,知其举进士后历官梁山尉、洛州军事判官、通判施州,绍兴末知梁山军。孝宗乾道初知眉州,后为提点潼川府路刑狱,累迁兵部员外郎(《宋会要辑稿》选举二○之二○)。有《嵩山居士文集》五十四卷,刊于乾道四年(一一六八),又有《抱经堂稿》,已佚。 晁公溯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嵩山居士文集》为底本。校以清初抄本(简称抄本,藏北京图书馆)、清知圣道斋抄本(简称知圣道本,藏上海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