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邵孟清见过

尔居泰定山,岂减独乐园。 但恨山中翁,奄忽归九原。 我来不及识,风流被后昆。 见尔眉骨似,惊嗟翁尚存。 借问昔手植,今应茂墙藩。 高松垂雨鬣,大竹引霜根。 种木在闾里,种德在子孙。 家有三绝编,德乃一代尊。 闭门勤读此,勿使绝微言。

译文:

你居住在泰定山,那里的环境和景致一点也不比独乐园差。只可惜泰定山的那位老者,突然就去世了。我没来得及和他相识,不过他的潇洒风度和美好品格影响着他的后代。 见到你,发现你的眉骨和那老者很相似,我不禁惊叹,仿佛那老者还活在世上。我想问一问,当年他亲手种下的树木,如今应该在墙垣边长得很茂盛了吧。高大的松树垂下如被雨水打湿的鬃毛般的枝叶,粗壮的竹子露出带着霜意的根茎。 在乡里种上树木,能留下绿荫;在子孙中播下美德,能福泽后世。你家有像孔子读了多次以至于编联竹简的皮绳都断了三次那样珍贵的书籍,你家的品德更是为一代人所尊崇。你要关起门来勤奋地研读这些书籍,可不要让那些精妙的言论断绝了传承啊。
关于作者
宋代晁公溯

晁公溯,字子西,济州巨野(今山东巨野)人,公武弟。高宗绍兴八年(一一三八)进士(清康熙《清丰县志》卷四)。史籍无传,据本集诗文,知其举进士后历官梁山尉、洛州军事判官、通判施州,绍兴末知梁山军。孝宗乾道初知眉州,后为提点潼川府路刑狱,累迁兵部员外郎(《宋会要辑稿》选举二○之二○)。有《嵩山居士文集》五十四卷,刊于乾道四年(一一六八),又有《抱经堂稿》,已佚。 晁公溯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嵩山居士文集》为底本。校以清初抄本(简称抄本,藏北京图书馆)、清知圣道斋抄本(简称知圣道本,藏上海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