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仁甫除丧作诗问之

闭门读丧礼,荒庭蓬藋深。 愁云聚陇首,悲风吹棘心。 隣里昨甚忧,哭踊恐不任。 近除二月禫,初御五日琴。 虽复瘦栾栾,众语喜见今。 谅其念遗体,保此躯千金。 顾无疡可沐,发脱未胜簪。 稍当理衣冠,结绶且正襟。 渠家符玺郎,实冠翰墨林。 世业乏润色,诏书行访寻。 䌷绎须史迁,校雠得刘歆。 再编中兴诗,更载庭燎箴。 暇时侍君侧,祈招诵愔愔。

译文:

李仁甫守丧期间闭门研读丧礼之书,荒芜的庭院里蓬草和藋草长得很深。 忧愁的阴云聚集在山巅,悲凉的风刺痛着人心,像吹在酸枣树的棘刺上一样。 之前邻里都十分担忧他,害怕他因过度哀伤、号哭跳跃而身体承受不住。 近来两个月的禫祭之期已过,他开始操起琴来弹奏(按照礼制,禫祭后可逐渐恢复正常生活娱乐)。 虽然他依旧身形消瘦,但大家看到他如今的样子都很欣慰。 想来他应该顾念父母给予的身体,要珍惜这千金之躯啊。 他现在也没有什么伤病可以沐浴调养,头发脱落得厉害,连簪子都插不住。 不久之后他应当整理好衣冠,系上印绶,端正衣襟(准备重新出仕)。 他可是掌管符玺的官员,在文坛中堪称翘楚。 世间的事业需要他来润色增光,朝廷的诏书也会寻访到他。 梳理史实他有司马迁般的才华,校订书籍他能有刘歆那样的本事。 他可以再次编纂中兴时期的诗歌,更能记载如《庭燎》那样劝诫君王的箴言。 闲暇之时陪侍在君王身边,轻声诵读《祈招》那样劝诫君王的诗篇。
关于作者
宋代晁公溯

晁公溯,字子西,济州巨野(今山东巨野)人,公武弟。高宗绍兴八年(一一三八)进士(清康熙《清丰县志》卷四)。史籍无传,据本集诗文,知其举进士后历官梁山尉、洛州军事判官、通判施州,绍兴末知梁山军。孝宗乾道初知眉州,后为提点潼川府路刑狱,累迁兵部员外郎(《宋会要辑稿》选举二○之二○)。有《嵩山居士文集》五十四卷,刊于乾道四年(一一六八),又有《抱经堂稿》,已佚。 晁公溯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嵩山居士文集》为底本。校以清初抄本(简称抄本,藏北京图书馆)、清知圣道斋抄本(简称知圣道本,藏上海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