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三十二弟来

吾家全盛时,冠盖霭云屯。 上车入华省,下车趋里门。 宗族百余人,圭璋叠玙璠。 胡尘暗河洛,分散各南奔。 豫章老风霜,宁有枝叶繁。 识者犹爱重,和为千岁根。 闻汝居沈黎,乡党颇见尊。 尚蒙五世泽,勿鄙三家村。 当令化箕子,所在诵文元。 念汝今远来,白首共盘飧。 会合良亦难,乱离忍复言。 少留无遽归,同姓可不敦。

译文:

我们家在最兴盛的时候,做官的人多得像云雾聚集在一起。族里的人当官后能进入中央的重要官署任职,卸任回乡也能荣耀地回到家乡。宗族上下有一百多口人,每个人都像美玉一样珍贵、出众。 可是北方的金兵入侵,战尘遮蔽了河洛大地,家族的人只好各自往南方奔逃。这就像历经风霜的豫章大树,哪里还能有繁茂的枝叶呢?不过,即便如此,有识之士仍然看重我们家族,因为我们是延续千年的根基。 听说你居住在沈黎那个地方,受到了当地乡亲的尊重。咱们还蒙受着祖上五代传下来的恩泽,可不要瞧不起那些偏远的小地方。你应当像箕子教化朝鲜那样,让当地的人都能诵读文章,明白道理。 想到你如今从远方赶来,咱们白发苍苍的兄弟能一起吃饭。亲人相聚实在是太不容易了,经历这么多战乱流离,那些痛苦我都不忍心再提。你就多留一段时间,别急着回去,咱们同姓之人,亲情可一定要深厚啊。
关于作者
宋代晁公溯

晁公溯,字子西,济州巨野(今山东巨野)人,公武弟。高宗绍兴八年(一一三八)进士(清康熙《清丰县志》卷四)。史籍无传,据本集诗文,知其举进士后历官梁山尉、洛州军事判官、通判施州,绍兴末知梁山军。孝宗乾道初知眉州,后为提点潼川府路刑狱,累迁兵部员外郎(《宋会要辑稿》选举二○之二○)。有《嵩山居士文集》五十四卷,刊于乾道四年(一一六八),又有《抱经堂稿》,已佚。 晁公溯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嵩山居士文集》为底本。校以清初抄本(简称抄本,藏北京图书馆)、清知圣道斋抄本(简称知圣道本,藏上海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