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季野县丞见示喜雨诗次韵为谢

骄阳裂厚地,沃壤变焦土。 野老呼苍天,吁嗟击雩鼓。 三时农甚劳,一饱天宜与。 自慙为刺史,封内当镇抚。 有灾累其人,无德及所部。 是邦喜讥切,相语闻俦侣。 不作傅说霖,空闵僖公雨。 敢欺二三子,难长数百户。 徒知祷神祇,庶望救疾苦。 如起乖龙卧,便觉商羊舞。 坐令郡两堰,岂减渠六辅。 兹晨理衣冠,未暇挂神武。 伤心念疲氓,稽首谢明主。 丰年必可期,甘泽常顺序。 与君俱何幸,彼此德施普。

译文:

酷热的骄阳仿佛要把大地撕裂,原本肥沃的土壤都变成了焦土。 田野里的老人们仰天呼喊,一边叹息一边击打着求雨的零鼓。 春夏秋三个农忙时节,农民们劳作十分辛苦,上天理应赐给他们一年的温饱。 我惭愧自己身为刺史,对于管辖的地区应当好好安抚。 却让灾害连累了百姓,自己的德行也未能惠及治下民众。 这个地方的百姓喜欢议论批评,他们相互交谈的话语我也有所听闻。 我没能像傅说那样化作甘霖解救苍生,只能像鲁僖公时那样空自怜悯求雨之事。 我怎敢欺骗这些百姓呢,实在难以长久地领导好这几百户人家。 我只知道向神灵祈祷,希望能拯救百姓的疾苦。 就好像把乖戾的神龙从沉睡中唤醒,随即就看到商羊鸟欢快地起舞。 转眼间,郡中的两道堰渠就有了充足的水流,其功效丝毫不亚于六辅渠。 今天早晨我整理好衣冠,都没空去想辞官归隐的事。 心中为那些疲惫困苦的百姓感到伤心,只能向贤明的君主叩头谢罪。 丰收之年必定可以期待,甘甜的雨水也会按时降临。 我和您是多么幸运啊,能看到这普遍施予的德泽惠及百姓。
关于作者
宋代晁公溯

晁公溯,字子西,济州巨野(今山东巨野)人,公武弟。高宗绍兴八年(一一三八)进士(清康熙《清丰县志》卷四)。史籍无传,据本集诗文,知其举进士后历官梁山尉、洛州军事判官、通判施州,绍兴末知梁山军。孝宗乾道初知眉州,后为提点潼川府路刑狱,累迁兵部员外郎(《宋会要辑稿》选举二○之二○)。有《嵩山居士文集》五十四卷,刊于乾道四年(一一六八),又有《抱经堂稿》,已佚。 晁公溯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嵩山居士文集》为底本。校以清初抄本(简称抄本,藏北京图书馆)、清知圣道斋抄本(简称知圣道本,藏上海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