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刘安收惠诗二首 其一

此地冠盖国,古来翰墨场。 夜看蟇颐山,上干牛斗光。 试酌老翁井,尚余书传香。 想其居清华,汉阁千步廊。 大字写汗青,小楷书硬黄。 仙去不可追,里人祀烝尝。 神兮肯下来,冠剑在帝傍。 作诗遗里人,闻者当感伤。

译文:

在这地方,自古以来就是达官显贵云集之所,也是文人墨客挥毫泼墨、展现才华的胜地。 夜晚抬头眺望蟇颐山,那山峰仿佛直插天际,与牛宿和斗宿的光芒相接。 试着品尝老翁井里的水,似乎还留存着往昔书卷传承下来的墨香。 遥想当年,这里曾有居于清贵高雅之位的人,在那如同汉代宫殿千步长廊般的楼阁里办公。 他们有的挥笔用大字书写着青史,有的用小楷在硬黄纸上记录着重要之事。 如今那些才华横溢的人都已离世,再也无法追寻他们的踪迹了。当地的百姓只能通过祭祀来纪念他们。 真希望那些神灵能降临人间,他们头戴冠冕、身佩宝剑,曾经可是侍奉在天帝身旁啊。 我写下这首诗送给当地的百姓,听闻此诗的人想必会为往昔的那些人和事而感慨悲伤。
关于作者
宋代晁公溯

晁公溯,字子西,济州巨野(今山东巨野)人,公武弟。高宗绍兴八年(一一三八)进士(清康熙《清丰县志》卷四)。史籍无传,据本集诗文,知其举进士后历官梁山尉、洛州军事判官、通判施州,绍兴末知梁山军。孝宗乾道初知眉州,后为提点潼川府路刑狱,累迁兵部员外郎(《宋会要辑稿》选举二○之二○)。有《嵩山居士文集》五十四卷,刊于乾道四年(一一六八),又有《抱经堂稿》,已佚。 晁公溯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嵩山居士文集》为底本。校以清初抄本(简称抄本,藏北京图书馆)、清知圣道斋抄本(简称知圣道本,藏上海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