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永锡少出通义其归携伯浑诗来因用其韵伯浑顷尝相送至下岩也

益州古建国,远自蚕丛来。 吾敢怪鼈灵,人有化牛哀。 惟爱老翁井,苏仙手所开。 乘轺难少留,门前厩吏催。 愧子远相送,同把岩下杯。 至今梦见之,石壁青崔巍。 岂伊四座客,能屈一世才。 去者不可招,至者不可推。

译文:

益州在古代就是一个独立的邦国,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蚕丛时代。 我又怎会去责怪鳖灵呢,毕竟世间还有人能像化牛哀那样发生奇异的变化。 我唯独喜爱老翁井,那可是苏仙亲手开凿的呀。 我乘着轻车出行难以在此长久停留,门前马厩的官吏都在催促我启程了。 真惭愧你远道来为我送行,我们一同在岩下举杯。 直到如今我还常常梦到当时的场景,那石壁是那么的高耸青峻。 难道是在座的这几位客人,就能委屈一位有一世才华的人吗? 离去的人无法再召回,到来的人也无法推却。
关于作者
宋代晁公溯

晁公溯,字子西,济州巨野(今山东巨野)人,公武弟。高宗绍兴八年(一一三八)进士(清康熙《清丰县志》卷四)。史籍无传,据本集诗文,知其举进士后历官梁山尉、洛州军事判官、通判施州,绍兴末知梁山军。孝宗乾道初知眉州,后为提点潼川府路刑狱,累迁兵部员外郎(《宋会要辑稿》选举二○之二○)。有《嵩山居士文集》五十四卷,刊于乾道四年(一一六八),又有《抱经堂稿》,已佚。 晁公溯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嵩山居士文集》为底本。校以清初抄本(简称抄本,藏北京图书馆)、清知圣道斋抄本(简称知圣道本,藏上海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