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云寺

问途出青郊,践胜得绀园。 始登十寻阁,敬礼两足尊。 仰观碧玉螺,瑞光发面门。 飞霞在指端,甘泉生耳根。 屹为江山壮,高揭日月存。 念此未云大,法身满乾坤。 东望乌牛峰,突起如伏鼋。 少休白云亭,远见苍烟村。 晴波溢清辉,午树增重昏。 方袍无平叔,佳处莫与论。

译文:

我向路人打听好路径,从那青葱的郊外出发,为了寻访胜景来到了这座青碧色的佛寺。 一开始登上那高达十寻的楼阁,恭敬地礼拜着佛像。 抬头仰望那宛如碧玉螺般的佛塔,只见祥瑞的光芒从它的顶端散发出来。 那光芒好似手指尖飞舞的云霞,又仿佛是在耳边流淌的甘泉,让人心旷神怡。 这座寺庙巍峨屹立,为江山增添了壮丽的色彩,就像高高升起的日月,长久地存在于天地之间。 但我心想,这寺庙的宏伟还称不上极致,佛法的精神是遍布于整个乾坤宇宙的。 向东望去,乌牛峰突兀而起,就像一只伏地的老鼋。 我在白云亭稍作休息,远远地看到被苍烟笼罩的村庄。 晴朗的水波荡漾着清澈的光辉,正午的树木显得更加幽暗深沉。 可惜这里没有像何平叔那样的文人雅士,这美妙的景致也无人可以一同探讨品评了。
关于作者
宋代晁公溯

晁公溯,字子西,济州巨野(今山东巨野)人,公武弟。高宗绍兴八年(一一三八)进士(清康熙《清丰县志》卷四)。史籍无传,据本集诗文,知其举进士后历官梁山尉、洛州军事判官、通判施州,绍兴末知梁山军。孝宗乾道初知眉州,后为提点潼川府路刑狱,累迁兵部员外郎(《宋会要辑稿》选举二○之二○)。有《嵩山居士文集》五十四卷,刊于乾道四年(一一六八),又有《抱经堂稿》,已佚。 晁公溯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嵩山居士文集》为底本。校以清初抄本(简称抄本,藏北京图书馆)、清知圣道斋抄本(简称知圣道本,藏上海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