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二十九首 其二五

杖林山下竹筋鞭,憍梵钵提舌拄天。 群党元来讳空手,起家消息在荒田。

译文:

这首诗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下面是较为通俗的翻译: 在杖林山下,有着那用竹筋做成的鞭子。而憍梵钵提啊,他的舌头仿佛能一直触碰到天空。 那些成群结党的人啊,原本就是忌讳两手空空没有凭借。他们发家致富、有所成就的迹象其实藏在那荒芜的田地里。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这首诗是禅诗,很多意象具有特定的禅学内涵。“杖林山下竹筋鞭”可能暗示着某种修行的器具或者情境;“憍梵钵提舌拄天”中憍梵钵提是佛教人物,这个形象的描写或许蕴含着禅机妙理;“群党”“空手”“荒田”等内容也都可能是用象征手法来表达对修行、世间现象等的独特看法。
关于作者
宋代释师体

释师体(一一○八~一一七九),号或庵,俗姓罗,黄岩(今属浙江)人。年十五师妙智院守威,弱冠为沙弥,初参此庵元于天台护国,后为虎邱瞎堂慧远禅师首座。历住吴之报觉,润之焦山。孝宗淳熙六年卒,年七十二。为南岳下十六世,护国此庵景元禅师法嗣。有《语录》一卷传世。《嘉泰普灯录》卷二○、《五灯会元》卷二○、《补续高僧传》卷一一有传。 释师体诗,据《续古尊宿语录》所收《或庵体禅师语》及他书所录,编为一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