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二十九首 其二○

投子下绳床,终非孟八郎。 不摇三寸舌,未免鬼分赃。 眼底欲条直,临机争探囊。 裂破古今无面目,纵横何处有关防。

译文:

投子和尚下了绳床的这一行为,终究不是像孟八郎那样简单直接。 他没有凭借言辞去言说,可这也免不了有与虚幻的“鬼”一起分赃的嫌疑。 人们眼中想要追求的事理清晰明了,就像一条笔直的线,然而在面临关键时机时,却如同急于伸手到囊中探物一样慌乱。 (参禅悟道之人)要突破古往今来的种种既定观念和束缚,那是连面目都不用去顾及的,一旦达到这种纵横自在的境界,又哪里还会有什么防备和限制呢。 需要说明的是,这是一首禅诗,禅诗往往蕴含着深刻的禅理和玄意,不同人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和解读,以上翻译仅供参考。
关于作者
宋代释师体

释师体(一一○八~一一七九),号或庵,俗姓罗,黄岩(今属浙江)人。年十五师妙智院守威,弱冠为沙弥,初参此庵元于天台护国,后为虎邱瞎堂慧远禅师首座。历住吴之报觉,润之焦山。孝宗淳熙六年卒,年七十二。为南岳下十六世,护国此庵景元禅师法嗣。有《语录》一卷传世。《嘉泰普灯录》卷二○、《五灯会元》卷二○、《补续高僧传》卷一一有传。 释师体诗,据《续古尊宿语录》所收《或庵体禅师语》及他书所录,编为一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