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十首 其六

白石居山人,不住那伽定。 拄杖秃却枝,钵盂倒安柄。 人草觅寃雠,虚空悬业镜。 喝下剑光寒,放行摩竭令。

译文:

这首诗带有浓厚的禅意,以下是较为直白的现代汉语翻译: 那住在白石居的人啊,并不执着于像那伽入定般的寂静安稳。 他手里的拄杖,枝丫都已经秃掉了;他用的钵盂,把把柄倒着安上去。 有人在草丛里寻找冤仇,就好像在虚空中悬挂业镜(业镜是佛教中能照见众生善恶业的镜子)。 一声大喝仿佛能让剑光都透出寒意,若要放行就施行如同摩竭国国王般的命令。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这是一首禅诗,诗中的意象和表达很多都蕴含着禅宗独特的哲理和修行理念,在翻译过程中可能很难完全精准地传达出其深邃的禅意内涵。
关于作者
宋代释师体

释师体(一一○八~一一七九),号或庵,俗姓罗,黄岩(今属浙江)人。年十五师妙智院守威,弱冠为沙弥,初参此庵元于天台护国,后为虎邱瞎堂慧远禅师首座。历住吴之报觉,润之焦山。孝宗淳熙六年卒,年七十二。为南岳下十六世,护国此庵景元禅师法嗣。有《语录》一卷传世。《嘉泰普灯录》卷二○、《五灯会元》卷二○、《补续高僧传》卷一一有传。 释师体诗,据《续古尊宿语录》所收《或庵体禅师语》及他书所录,编为一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