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十首 其四

越鸟巢南枝,胡马嘶北风。 狸奴并白牯,寸步不曾通。 千山都坐断,万派尽朝东。 天王才合掌,那咤扑帝钟。

译文:

这是一首充满禅意的诗,以下是翻译成相对通俗的现代汉语: 南方的越鸟栖息在向南的树枝上,北方的胡马对着北风嘶鸣。 那猫和水牛,彼此之间一点儿也不相通,各有各的习性与天地。 众多的山峰仿佛都将道路阻断,而无数的水流最终都朝着东方奔去。 当天王刚刚合起手掌的时候,哪吒却突然去扑打帝钟。 这首诗里很多意象其实都有着深刻的禅学寓意,比如“越鸟巢南枝,胡马嘶北风”可能象征着万物各有其性、各安其位;“狸奴并白牯,寸步不曾通”强调事物之间的差异与各自独立;“千山都坐断,万派尽朝东”或许暗示着在纷繁世界里有各自的阻隔,但又有最终的归宿;“天王才合掌,那咤扑帝钟”以奇特的情节营造出一种打破常规、出人意料的感觉,这也是禅宗常用的表达,以启发人们对佛法的独特感悟。
关于作者
宋代释师体

释师体(一一○八~一一七九),号或庵,俗姓罗,黄岩(今属浙江)人。年十五师妙智院守威,弱冠为沙弥,初参此庵元于天台护国,后为虎邱瞎堂慧远禅师首座。历住吴之报觉,润之焦山。孝宗淳熙六年卒,年七十二。为南岳下十六世,护国此庵景元禅师法嗣。有《语录》一卷传世。《嘉泰普灯录》卷二○、《五灯会元》卷二○、《补续高僧传》卷一一有传。 释师体诗,据《续古尊宿语录》所收《或庵体禅师语》及他书所录,编为一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