犒蛮给衣

毡裘重译裹风腥,改袭衣冠拜舞轻。 不是两阶蒙圣化,应将五饵笑书生。

译文:

这首诗没有通用的固定题目,我先为你逐句翻译一下: 首句“毡裘重译裹风腥”:那些穿着毛毡皮衣的外族之人,经过层层翻译前来。他们身上带着一种被塞外之风裹挟着的腥膻之气。这里描绘了外族原本的形象和生活气息。 次句“改袭衣冠拜舞轻”:这些外族之人换上了中原的衣冠服饰,在朝堂上轻盈地行着拜舞之礼。体现出他们接受了中原文化和礼仪的改变。 第三句“不是两阶蒙圣化”:如果不是在朝堂之上承蒙圣上的教化。“两阶”一般指朝堂的台阶,象征着朝廷、皇权。 末句“应将五饵笑书生”:那他们大概会嘲笑我们这些提出“五饵”之策的书生了。“五饵”是西汉贾谊针对匈奴提出的用物质享受、声色娱乐等手段来软化匈奴的策略。 整体翻译后就是:那些穿着毛毡皮衣、带着塞外腥膻气的外族之人,经过翻译前来。后来他们换上中原衣冠,在朝堂上轻快地行拜舞之礼。若不是在朝堂上承蒙圣上的教化,他们或许会嘲笑我们这些提出“五饵”之策的书生呢。
关于作者
宋代李石

李石:(1180-?) 字知几,号方舟,资阳石 (今四川资中北) 人。绍兴二十一年 (1151) 进士乙科,成都户椽。历官都官员外郎、成都路转运判官。淳熙二年 (1175) 放罢。有《方舟集》、《方舟诗馀》。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