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阴山七骑图

回岩客子卖墨人,诸孙卖笔笔有神。 墨翁已入蓬莱殿,笔孙有愧中书君。 迩来小孙兼好画,两幅溪藤七匹马。 虎狼避路狐兔藏,朔风吹沙霜满野。 邛崃关头大渡河,使君五马千丈坡。 猎将一围看蛮走,醉敲铜鼓蛮踏歌。 急收此画人莫识,矍铄之翁夸笔墨。 不如再泛洞庭船,袖中一剑随飞仙。

译文:

那隐居在回岩的客人本是个卖墨的人,他的后代子孙卖笔,笔下可真是妙趣横生、如有神助。那位卖墨的老翁啊,已经进入了蓬莱殿,得到了帝王的赏识;而卖笔的子孙呢,却自愧没能像中书君(毛笔)那样,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近来,这一家的小孙子还喜欢上了画画,他用两幅如溪水般柔滑的藤纸,画出了七匹马的生动模样。画里的马气势非凡,连虎狼见了都得避让道路,狐兔更是吓得躲藏起来,塞外的狂风卷着沙尘,霜雪铺满了整个原野。 就好像那邛崃关前的大渡河旁,刺史大人坐着五马之车驰骋在千丈高坡。带领着围猎队伍,看着那些少数民族的人四处奔逃,喝醉了便敲起铜鼓,少数民族的人们和着鼓声欢快地跳舞唱歌。 赶快收起这幅画吧,旁人怕是难以真正理解其中的妙处,只有那精神矍铄的老翁会对这笔墨技巧称赞不已。唉,倒不如再次泛舟在洞庭湖上,袖藏着一把宝剑,追随那飘飘的仙人逍遥自在。
关于作者
宋代李石

李石:(1180-?) 字知几,号方舟,资阳石 (今四川资中北) 人。绍兴二十一年 (1151) 进士乙科,成都户椽。历官都官员外郎、成都路转运判官。淳熙二年 (1175) 放罢。有《方舟集》、《方舟诗馀》。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