髧如丫角垂两耳,口诵黄庭调绿绮。 诸公拂榻乃肯留,疑是前时徐孺子。 我琴挂壁久不弹,浙声分作蜀声看。 但得古人指下趣,转觉良工心事难。 欣然过我同一笑,旧曲重闻如再少。 咸韶本自凤凰鸣,筝笛任夸蚯蚓窍。 孺子孺子年更痴,十三大胜陶家儿。 阿端不识六与七,随分牵衣觅梨栗。
徐童子弹琴极聪慧诗勉其学
译文:
小徐童梳着双丫髻,那头发垂在两耳旁,嘴里诵读着《黄庭经》,手指轻拨着绿绮琴。各位贤士特意打扫床铺来挽留他,大家都怀疑他就是古时那位品德高尚的徐孺子。
我的琴挂在墙上很久都没弹了,把浙江一带的琴音风格当作蜀地的风格来品味。只要能领会古人弹琴时指尖下蕴含的意趣,就越发觉得技艺高超的琴师内心的想法难以捉摸。
徐童愉快地来拜访我,我们相视一笑,再次听到他弹奏的旧曲子,我仿佛又回到了年少时光。那美妙的咸韶之乐本就如同凤凰的鸣叫声一般高雅,那些筝笛之音就算再怎么自夸,也不过像蚯蚓的孔洞发出的声音一样低俗。
徐童啊徐童,你年纪虽小却越发聪慧,十三岁的你比当年的陶家小儿还要出色。那阿端连六和七都分不清,只知道随意地拉着大人的衣服讨要梨和栗子呢。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