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唐立夫永川五柳堂堂李齐年所建十年间三易名立夫作令为复之

我与李侯初不熟,但闻弦歌政声速。 永川鸡犬数山外,迄今语言犹可录。 向来官舍卜清疎,把酒横琴仅容足。 眼前可无起予者,故作斜川著行录。 不妨奄有靖节名,此堂岌岌柳英英。 易名伐树公则去,名尚可复柳易生。 唐侯初来理前事,收拾神名还旧地。 坐令轩冕争夺心,各有田园萧散意。 古人陈迹那复论,丈夫志气高入云。 因知特起豪杰士,不待西伯还明君。

译文:

我和李侯起初并不相熟,只听闻他在任上以礼乐教化百姓,政绩卓然,声名远播。 在永川那数重山峦之外的地方,他治理时的善政和言论至今仍被人们传颂记录。 过去他选址在清幽疏朗之处修建官舍,在那里把酒言欢、抚琴作乐,一方小小天地倒也能容身自适。 眼前虽没有能启发我的同道之人,但他就像陶渊明写《斜川诗序》一样,留下了诸多事迹可供记录。 这堂不妨以靖节先生(陶渊明)之名相称,这堂高耸,堂前柳树也长得郁郁葱葱。 后来堂名更改,柳树被伐,李侯也离开了这里,不过堂名还能恢复,柳树也容易再长起来。 唐侯初来此地,着手处理之前的事务,将这堂的神名恢复,让它回归旧貌。 这使得那些热衷于功名利禄、相互争夺之人,心中也生出了一份对田园生活的闲适向往。 古人的过往事迹又何须再去细究评说,大丈夫应当有凌云般的高远志气。 由此可知,那些杰出的豪杰之士,就像不待西伯赏识的贤才一样,自会脱颖而出,辅佐明君。
关于作者
宋代李石

李石:(1180-?) 字知几,号方舟,资阳石 (今四川资中北) 人。绍兴二十一年 (1151) 进士乙科,成都户椽。历官都官员外郎、成都路转运判官。淳熙二年 (1175) 放罢。有《方舟集》、《方舟诗馀》。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