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三昧泉

乳崖霜雪根,金地白莲蘂。 泉上碧眼师,秋月照清泚。 玉籨开明镜,肝胆两寃鬼。 若为人面创,如以佛手洗。 遂解七国仇,化为三昧水。 我来愧尘缨,与世无愧喜。 平生一瓢心,属餍岂为己。 定知蜀山龙,云雨高卧里。 微丝出游戏,僧饭冰入齿。 灌溉丹穴深,窈窕沧海底。 人怨旱火焦,雷公费鞭箠。 请师拄杖头,搅山唤龙起。

译文:

在那覆盖着霜雪般岩石的乳崖根部,如同金色佛国之地生长着白莲的花蕊。 泉水边上,有位碧眼高僧,他就像秋天的明月映照在清澈的泉水中。 泉水如同玉屑般散落在明亮的镜面之上,仿佛能洗涤那心怀怨愤的两个冤鬼。 就好像是为人疗愈脸上的创伤,恰似用佛手轻轻洗去病痛。 于是化解了如同七国纷争般的仇恨,让一切都化作了能令人达到正定境界的三昧水。 我来到这里,惭愧自己还沾染着尘世的羁绊,对于这世间的荣辱得失已无太多的欢喜与忧愁。 我平生就有着像颜回那样一瓢饮的淡泊之心,所求不过是满足自身所需,并非为了一己私欲而贪求。 我猜想蜀山的神龙,此刻正高卧在云雾之中。 它偶尔吐出如微丝般的细雨当作游戏,这清凉的泉水让僧人吃起饭来都感觉冰爽到牙齿。 这泉水灌溉着幽深的丹穴,一直流淌到那深邃而幽静的海底。 人们抱怨着干旱如火般焦灼大地,雷神也白费力气地挥舞着鞭槌。 恳请高僧用您的拄杖,搅动山峦把神龙唤醒吧。
关于作者
宋代李石

李石:(1180-?) 字知几,号方舟,资阳石 (今四川资中北) 人。绍兴二十一年 (1151) 进士乙科,成都户椽。历官都官员外郎、成都路转运判官。淳熙二年 (1175) 放罢。有《方舟集》、《方舟诗馀》。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