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明本山名,与洞屹相向。 取山以名洞,足以迎景贶。 我非济时才,香火三遣放。 再为玉局吏,圣恩覃旷荡。 有如鉴湖乞,均逸江海上。 圆也如乃翁,历历耗心匠。 三径同蒋诩,五柳比元亮。 一日培壅力,百年基址壮。 桃李遵旧蹊,松竹缘叠嶂。 林花拂朝晴,山鸟激清响。 园人收果实,夏秋各有饷。 谁云橐驼种,已有猢孙藏。 翁前携客来,未免策拄杖。 崎岖到洞门,衰病筋力彊。 洞中亦虚白,喜气含万象。 俎豆具仓猝,一杯复一唱。 山果与山花,足以备清赏。 杯盘旨味薄,笔墨醉语妄。 醉中忽擡眼,云巢仍在望。 投杯揽衣起,涕泪立惆怅。 云巢我师友,白玉已黄壤。 相距洞与山,风雨灯烛晃。 有如对床夜,了不隔寻丈。 他日吾子孙,丹青二老像。 草堂洞山间,二老忽来往。
携子孙到四明洞节叙有感
译文:
### 翻译
四明本是山的名字,它与山洞高高对峙着。取用山的名字来称呼这个洞,完全能够迎接那美好的景象和福泽。
我并非是能够匡济时世的人才,三次被朝廷以掌管香火的闲职外放。又一次担任玉局观提举这样的官职,圣恩真是广大无边啊。就好像向朝廷请求到鉴湖养老一样,我能在江海之上安闲度日。
我的儿子圆儿就像他的父亲我一样,事事都用心经营谋划。我们就如同汉代的蒋诩开辟三径隐居,又好似陶渊明以五柳自比般过着闲适生活。经过一天又一天的培育养护,百年的基业逐渐壮大起来。桃李沿着旧日的小路生长,松竹环绕着层层叠叠的山峦。
早晨的阳光中,林间的花朵轻轻摇曳;山中的鸟儿啼鸣,激起清脆的声响。园丁收获果实,夏秋两季都有不同的收获可以享用。谁说这里只有像郭橐驼那样的种树技巧呢,如今已经有猢狲在此藏身了。
我带着客人前来,免不了拄着拐杖。一路崎岖难行,好不容易来到洞门,虽然年老体衰、疾病缠身,但还是勉强支撑着自己的体力。
洞里面也很明亮开阔,充满着喜气,仿佛蕴含着世间万象。匆忙间摆上祭祀用的器具和供品,大家一杯接着一杯地饮酒,一边吟诗唱和。用山间的果实和花朵,足以让人尽情地欣赏品味。杯盘里的食物味道并不丰盛,喝醉后写下的诗句和说的话也有些荒诞不经。
喝醉了我忽然抬眼望去,云巢依然在视线之中。我扔下酒杯,整理好衣服站起身来,顿时涕泪纵横,满心惆怅。云巢住着我的师友,如今他已如白玉化为了黄土。洞与山虽然相距不远,风雨中,灯光烛火摇曳闪烁。就好像曾经我们对床夜谈时一样,实际上距离不过咫尺。
将来我的子孙啊,要把我们两位老人的画像画下来。让这画像挂在草堂与洞山之间,仿佛我们两位老人还能在这里来来往往。
### 解析
这首诗是宋代李石携子孙到四明洞时有感而作。诗中先介绍四明洞得名由来,接着抒发自己仕途上多次被外放的感慨,庆幸能得圣恩安享闲逸。描述了自家园林的经营成果和优美景色,展现出一种闲适惬意的生活状态。在洞中的宴饮吟诗环节,诗人既有轻松愉悦,又因看到云巢想起已逝的师友,不禁悲从中来,最后希望子孙能绘像纪念他们之间的情谊,情感丰富且真挚。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