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张文潜黄鲁直中兴颂有作

文皇光明大式围,招来群策常低眉。 恩流动植到肌骨,民心与作邦家基。 岁月日逝阅天宝,桩撞家居恣纤儿。 妇后一日投三子,内间更纳寿王妃。 三纲俱紊今若此,渔阳叛将来犹迟。 骑骡入蜀事惨恻,灵武即位尤堪悲。 五郎父子较名义,直与安史分毫厘。 若非贞观基局牢,分披已作周东西。 临淮电击亦漫尔,汾阳韬畧将何为。 后来更出颜元辈,深词大刻中兴碑。 艰难不少念厥祖,坐蒙前福仍夸毗。 鉴观陈迹动叹息,愿上文王圣德诗。

译文:

唐太宗文皇帝的光辉普照四方,心怀宽广地广泛招纳众人的谋略,礼贤下士。 他的恩泽润泽了世间万物,深入到百姓的肌骨之中,赢得了民心,这也成为了国家稳固的根基。 时光流转到了天宝年间,唐玄宗深居宫中,放纵那些奸佞小人胡作非为。 杨贵妃一日之间竟使三个儿子受宠,宫中还收纳了寿王妃杨玉环。 君臣、父子、夫妇这三纲伦理全都紊乱到了如此地步,渔阳安禄山的叛乱来得还算晚的了。 唐玄宗骑着骡马逃往蜀地,那情景凄惨悲凉;唐肃宗在灵武仓促即位,实在是让人感到悲哀。 唐肃宗李亨父子在道义名分上,和安禄山、史思明相差无几。 若不是唐太宗贞观年间奠定的基业稳固,唐朝恐怕就会像周朝一样分裂成东周和西周了。 虽然有像李光弼(临淮王)那样如电击般迅速的军事行动,可也只是徒劳;郭子仪(汾阳王)即便有卓越的韬略,又能有什么用呢。 后来又有颜真卿等人,用深刻的言辞、巨大的碑刻写下了《中兴颂》。 他们在艰难时刻很少念及祖先的功绩,只是坐享前人的福泽,还自我夸耀。 我回顾这些过往的事迹,不禁感慨叹息,真希望能献上歌颂周文王圣德的诗篇,以资借鉴。
关于作者
宋代陈长方

陈长方(一一○八~一一四八),字齐之,学者称唯室先生,侯官(今福建福州)人。高宗绍兴八年(一一三八)进士,调芜湖尉,江阴军学教授。十八年卒,年四十一。有《唯室集》十四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四卷,并辑有《步里客谈》二卷。事见本集附录宋胡百能《陈唯室先生行状》。 陈长方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唯室集》为底本,与新辑集外诗合编一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