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御家邦,风化必自迩。 采繁夫人职,专言奉祭祀。 洪惟祖先心,贵得贤后嗣。 匪取一时孝,觊其能事死。 盖自平生来,功行勤积累。 防范不敢违,贻厥作基址。 子孙洎有室,懵不知此理。 燕饮恣欢谑,口腹纵奢靡。 霜降雨露濡,怆惕昧所履。 故其临祭时,倦色成跛倚。 酣歌或笑呼,愤怒或笞捶。 不恤祭如在,大似不得已。 祖先必吐之,岂复锡繁祉。 我劝世间人,于此莫轻视。 春秋祭享间,斋戒先恭己。 忧思动哀慕,虔谨具芳美。 时物堪荐新,当如奉甘旨。 饾饤乎自供,焉可使奴婢。 扫除蠲秽杂,涤灌去尘滓。 馨香出釜甑,滋味登簠簋。 勿为贫故约,勿为富故侈。 丰俭或有常,不可变其轨。 以此奉吾先,神灵必欢喜。 緜緜百世后,余庆何能弭。
童丱须知 祭祀篇
译文:
周文王治理国家,良好的风气教化一定是从身边开始的。采摘蘩草是夫人的职责,专门用来供奉祭祀。
祖先们内心所看重的,是能有贤良的后代。并非只图一时的孝顺,而是希望子孙能够妥善地操办祭祀之事。因为祖先们一生以来,辛勤积累功劳和德行。他们遵守各种规矩不敢违背,为后代留下了根基。
等到子孙们长大成家,却懵懂不明白这个道理。他们纵情于宴饮,肆意欢乐戏谑,在饮食上极度奢侈浪费。到了霜降、雨露滋润的时节,本应心怀悲戚,他们却茫然不知该如何做。所以在祭祀的时候,他们满脸疲倦,歪歪斜斜地站立着。有的人大声唱歌、嬉笑呼喊,有的人愤怒地打骂他人。他们根本不顾及祭祀时要心怀祖先仿佛就在眼前的敬意,好像祭祀是不得已才做的事情。这样的话,祖先一定会唾弃他们,又怎么会赐给他们众多的福祉呢?
我劝告世间的人们,对于祭祀这件事千万不要轻视。在春秋祭祀祖先的时候,要先斋戒,让自己心怀恭敬。心中满是忧思,引发哀伤追慕之情,虔诚谨慎地准备好芬芳美好的祭品。当季的新鲜物产可以用来祭祀时,要像给长辈供奉美味佳肴一样。祭祀时的供品要自己亲自摆放,怎么能让奴婢去做呢?要把祭祀的场所打扫干净,去除污秽杂物,洗涤各种器具,清除灰尘渣滓。让祭品在锅中散发出香气,把美味的食物盛放在簠簋之中。不要因为贫穷就简陋地对待祭祀,也不要因为富有就过度奢侈。祭祀的丰俭要有一定的常规,不能随意改变规矩。
用这样的态度和方式来供奉我们的祖先,神灵一定会欢喜。这样的话,即使经过百代之后,福泽绵延也不会停止。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