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丱须知 朋友篇

先王德泽深,士民皆修睦。 琢磨贵取友,为学不应独。 分宁非君臣,严光蹴帝腹。 人君尚择交,况乃为臣仆。 仕宦同恩荣,庠序同诵读。 萍蓬偶邂逅,里闬频追逐。 握手出肺肝,勤渠叙寒燠。 一旦临利害,狞然遂反目。 朱博先著鞭,索居叹萧育。 不见管夷吾,全交有鲍叔。 苏章太不情,恩雠在隔宿。 不见庾公斯,孺子生可卜。 嗟哉世间人,云雨徒飜覆。 得丧自有天,人岂能祸福。 险心怀五兵,寿命多短促。 君子坦荡荡,为之歌伐木。

译文:

古代的贤明君主德行和恩泽深厚,使得士人和百姓都能彼此和睦相处。 做学问和修养品德,很重要的是要选择好的朋友,学习不应该独自进行。东汉的严光与汉光武帝并非是普通的君臣关系,严光还曾把脚搭在光武帝的肚子上。连君主都重视选择交往的人,更何况我们这些臣子和普通人呢。 在仕途上,大家一同享受恩宠与荣耀;在学校里,一起诵读诗书。就像漂泊的浮萍偶然相遇,在乡里频繁地相互往来。见面时握手推心置腹,殷勤地寒暄问暖。 可一旦面临利害冲突,就狰狞地翻脸不认人。西汉的朱博先得到升迁,而萧育只能独居感叹。 难道没看到管仲吗?鲍叔牙和他保持了深厚而纯粹的交情。东汉的苏章太不近人情了,对待恩情和仇怨就像一夜之间态度就改变了。难道没看到庾公斯吗,他对孺子的前途有正确的判断,没有赶尽杀绝。 唉,这世间的人啊,就像云雨一样反复无常。得失本来就由上天决定,人怎么能够随意决定别人的祸福呢。那些心怀险恶、暗藏凶器般心思的人,大多寿命短暂。而君子心胸开阔、心地坦然,我要为他们歌唱《伐木》这首关于交友的诗篇,来赞美真诚的友情。
关于作者
宋代史浩

史浩(1106年—1194年),字直翁,号真隐。明州鄞县人,南宋政治家、词人。高宗绍兴十五年(1144年)进士,由温州教授除太学正,升为国子博士。他向宋高宗建议立太子,以此受知于朝廷,绍兴三十二年,宋孝宗即位,授参知政事。隆兴元年,拜尚书右仆射。淳熙十年,除太保致仕,封魏国公。宋光宗御极,进太师。绍熙五年,薨,年八十九,封会稽郡王。宋宁宗登基,赐谥文惠。嘉定十四年,以子史弥远贵,追封越王,改谥忠定,配享孝宗庙庭。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