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丱须知 君臣篇

浑沌判天地,高卑未相亲。 三才欲通贯,中间须有人。 人最灵于物,民至愚而神。 天地寄聪明,动静必相因。 饱食无用心,蚩蚩禽兽均。 逸居苟不教,焉能叙彜伦。 天地悯此类,是故立君臣。 君以圣居上,发政先施仁。 臣以贤作辅,法度期持循。 圣贤适际会,利泽渐无垠。 君或肆酷虐,百姓皆颦呻。 君或用忠恕,四海熙如春。 臣或进谄谀,陂僻正路堙。 臣或善谏诤,君子之道伸。 所以委质者,恭敬日恂恂。 权幸不敢附,贿赂不足珍。 穷达自有命,乌可毁天真。 挺然秉中正,于以奉咨询。 言必称尧舜,孟氏醇乎醇。 从容引当道,纳诲每谆谆。 君如语好货,公刘道可遵。 居行有积裹,王业肇于豳。 君如语好色,太王爱妃嫔。 当时无怨旷,后效应驺麟。 见牛未见羊,王政此问津。 今乐犹古乐,乐在同乎民。 卒令归正道,何必批逆鳞。 拳拳爱主心,曾莫懈昏晨。 谋猷入以告,归美法君陈。 善则君所有,过思已自新。 况乃有几事,不密则失身。 但能持此戒,何愧古臣隣。 汉唐德既衰,风俗愈不淳。 上下怀猜贰,相视如越秦。 上固好自用,下亦非同寅。 充员苟爵位,责效蔑涓尘。 朝居廊庙上,暮不齿簪绅。 呜呼君臣间,何乃如参辰。 恭惟我清朝,一德格穹旻。 起喜歌声洽,恩覃率土滨。

译文:

### 开头阐述天地与人的关系 在远古混沌状态被打破,天地初开的时候,天高地卑,二者还未紧密相连。天、地、人这三才要相互贯通,中间必须有“人”这个关键因素。人在万物之中是最为灵秀的,而百姓看似愚昧却又有着神奇的力量。天地把感知世界的聪明智慧寄托在人身上,人的行动和静止都是相互依存的。要是人只知道吃饱了就不用心思考,那就和那些蠢笨的禽兽没什么两样了。如果人们生活安逸却不接受教育,又怎么能让社会伦理有序呢? ### 说明君臣设立的缘由及职责 天地怜悯这样的状况,所以设立了君主和臣子。君主凭借圣明居于上位,发布政令要先施行仁政。臣子凭借贤能作为君主的辅佐,要遵循和维护国家的法律制度。当圣贤的君主和臣子相遇合作,给百姓带来的利益和恩泽就会无穷无尽。 ### 论述君主和臣子不同作为的影响 如果君主肆意残酷暴虐,百姓就会满脸愁苦、痛苦呻吟。要是君主能采用忠恕之道,那么天下就会像春天一样和乐融融。要是臣子进献谄媚阿谀之词,就会让邪僻不正的风气兴起,正直的道路被堵塞。而如果臣子善于直言劝谏,君子的正道就能得到伸张。 ### 强调臣子应有的品德和行为 所以那些献身于朝廷的臣子,每天都要恭敬温顺。不能去依附权贵和受宠的人,也不能把贿赂看得很珍贵。一个人的穷困和显达自有命运安排,怎么能毁弃自己的天真本性呢?要挺直脊梁秉持中正之道,来为君主提供咨询建议。说话一定要以尧舜为榜样,就像孟子那样纯粹。要从容地引导君主走上正道,进献教诲时要诚恳耐心。 ### 举例说明如何引导君主 如果君主谈到喜欢财物,就可以跟他说公刘的治国之道值得遵循。公刘在居处和出行时都有物资储备,周朝的王业就是在豳地开始奠基的。要是君主谈到喜欢女色,就可以举例太王喜爱妃嫔,当时却没有男女失时怨旷的情况,后来还出现了祥瑞的麒麟。齐宣王看到牛发抖而不忍心杀牛,这就是推行王政的切入点。现在的音乐和古代的音乐本质是一样的,关键在于能和百姓共同享受快乐。最终要让君主回归正道,不一定非要去触犯君主的威严。 ### 进一步阐述臣子对君主的忠诚 臣子要怀着拳拳的爱主之心,从早到晚都不懈怠。有好的谋略要私下告诉君主,把美名归给君主,就像君陈那样。有了善政功绩那是君主的,有了过错要反思自己、改过自新。况且有些机密的事情,如果不保密就会给自己招来灾祸。只要能遵守这些戒律,就不会愧对古代的贤良臣子。 ### 批判汉唐时期君臣关系的不良状况 汉唐时期,君主的德行已经衰败,社会风俗也越来越不淳朴。君主和臣子彼此心怀猜疑,互相看待就像越国和秦国那样疏远。君主固执地刚愎自用,臣子也不能和君主同心同德。臣子们只是混个官职来保住爵位,对于为国效力没有丝毫的责任感。早上还在朝廷的高位上,晚上就可能被士大夫们所不齿。唉,君臣之间的关系怎么能像参星和辰星那样,此出彼没、不能相见呢? ### 赞美当时的君臣关系 恭敬地想一想我们现在这个清明的朝代,君臣一心,德行感通上天。国家兴起,喜悦的歌声四处响起,君主的恩泽遍及全国。
关于作者
宋代史浩

史浩(1106年—1194年),字直翁,号真隐。明州鄞县人,南宋政治家、词人。高宗绍兴十五年(1144年)进士,由温州教授除太学正,升为国子博士。他向宋高宗建议立太子,以此受知于朝廷,绍兴三十二年,宋孝宗即位,授参知政事。隆兴元年,拜尚书右仆射。淳熙十年,除太保致仕,封魏国公。宋光宗御极,进太师。绍熙五年,薨,年八十九,封会稽郡王。宋宁宗登基,赐谥文惠。嘉定十四年,以子史弥远贵,追封越王,改谥忠定,配享孝宗庙庭。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