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蒋学正三径庵 其二

纷纷俗子信幺麽,过眼何须问唯阿。 三径固知皆坦路,一庵聊复障颓波。 陶潜彭泽思松菊,贺老鉴湖吟芰荷。 闻说与君同得道,月明风静每相过。

译文:

世间那些庸庸碌碌的俗人实在是微不足道,他们的言行从眼前一晃而过,又何必去计较他们是赞同还是反对呢。 我深知那屋前的三条小路都是平坦通达之路,而这一座小庵姑且也能阻挡那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就像中流砥柱一般。 就如同陶渊明在彭泽任上时思念着自家的松菊,贺知章回到鉴湖后吟咏着芰荷一样,他们都找到了自己心灵的归宿。 听说你和他们一样领悟了人生的真谛,在那月明风静的美好时刻,我常常会来拜访你,与你相聚畅谈。
关于作者
宋代史浩

史浩(1106年—1194年),字直翁,号真隐。明州鄞县人,南宋政治家、词人。高宗绍兴十五年(1144年)进士,由温州教授除太学正,升为国子博士。他向宋高宗建议立太子,以此受知于朝廷,绍兴三十二年,宋孝宗即位,授参知政事。隆兴元年,拜尚书右仆射。淳熙十年,除太保致仕,封魏国公。宋光宗御极,进太师。绍熙五年,薨,年八十九,封会稽郡王。宋宁宗登基,赐谥文惠。嘉定十四年,以子史弥远贵,追封越王,改谥忠定,配享孝宗庙庭。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