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消得寒字

同云收万里,爱日已三竿。 见𪾢将潜迹,无风特地寒。 晴簷如下雨,槁涧忽鸣湍。 渐觉山河复,方知世界宽。

译文:

漫天的阴云都消散了,收尽了这万里长空。暖融融的太阳已经高高升起,有三竿之高啦。 那将要隐匿踪迹的温暖春日露出了微光,可奇怪的是,明明没有风,却格外寒冷。 在晴朗的屋檐下,融化的雪水如同下雨一般滴答落下;原本干涸的山涧,忽然间有了潺潺流动的湍急水流。 慢慢地,能感觉到山河渐渐恢复了生机。这时才真切地明白,这世界是如此宽阔,充满着希望与活力。
关于作者
宋代史浩

史浩(1106年—1194年),字直翁,号真隐。明州鄞县人,南宋政治家、词人。高宗绍兴十五年(1144年)进士,由温州教授除太学正,升为国子博士。他向宋高宗建议立太子,以此受知于朝廷,绍兴三十二年,宋孝宗即位,授参知政事。隆兴元年,拜尚书右仆射。淳熙十年,除太保致仕,封魏国公。宋光宗御极,进太师。绍熙五年,薨,年八十九,封会稽郡王。宋宁宗登基,赐谥文惠。嘉定十四年,以子史弥远贵,追封越王,改谥忠定,配享孝宗庙庭。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纳兰青云